“从善如流”语出《左传·成公八年》∶“楚师之还也,晋侵沈,获沈子揖,初从知、范、韩也。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杜预注∶“栾书从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之言,不与楚战,自是常从其谋,师出有功,故传善之。如流,喻速。”

春秋时,郑国是一个诸侯小国,姓姬。开国君主是周宣王姬静的弟弟姬友,即郑桓公。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分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郑武公即位,先后攻灭了郐(今河南新密东南)和东虢,建立郑国,国都新郑(今河南)。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就在楚国和晋国这两个大国的中间。郑悼公(郑国的第十三位君主)时代,郑国曾同以晋国为首的北方各国签订了盟约。就在结盟的第二年,郑国眼看就要受到南方楚国的攻伐,晋国君主知道这一消息后,立即命栾书为元帅,统领大军火速救援郑国。当晋国的军队行至郑国绕角(今河南鲁山县东南)这个地方时,和楚国的军队相遇。楚军见到晋军人多势众,拔腿就往回跑。晋军并不追赶,准备趁此机会侵占楚国的蔡地(今河南上蔡县一带)。楚国得知晋军的动机后,立即指令附近申地(今河南南阳北)和息地(今河南息县境内)的驻军迎击。

晋军大将赵同和赵括急于进军南下,不停地催逼元帅栾书赶快下战书。栾书正要表示同意时,中军佐知庄子荀首、上军佐范文子士燮及中军将韩献子韩厥三人却坚决不同意。他们说∶“我们是正义之师,是受君王的派遣来救援郑国的,目的是打击楚国侵略者的。既然侵略者不打自退,我们为什么还要借此机会攻打人家楚国的蔡地呢?如果真的要攻打,必然要引起新的战争,那么,我们就要担当不义的罪名。另外,以我们的大军去打楚国两个小地方的军队,即使打胜了,又有什么值得荣耀的呢?可万一失败了,那就更加不光彩了。”栾书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发令撤军回晋。

事后,有人问栾书∶“圣人之所以能成就大事,主要是在于善于听从多数人的意见。在出师的部队中,六军将佐共十二人,只有三人不主张攻蔡,您

为什么不听从多数人的意见而听从少数人的意见呢?”栾书回答说∶“他们三个人尽管从人数上讲是少数,但他们的意见却是正确的。而正确的意见,就是真正代表多数人的意见。我听从他们三个人的正确的意见,难道不对吗?”

“从善如流”比喻非常虚心地听取正确的意见,接受善意的规劝,就像清澈流动的水,迅速而自然。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淡交若水赋》∶“惟君子莫不就义若渴,从善如流。”也作“从善若流”。《新唐书·张玄索传》“从善若流,尚恐不逮,饰非拒谏,祸可既乎?”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