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语出《庄子·山木》“蹇裳躞步,执弹而留之。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身,螳螂执翳而抟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西汉刘向《说苑·正谏》∶“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春秋时,各诸侯国之间经常是你攻我伐,意欲并吞对方。有一次,吴王准备发兵攻打楚国,他便召集群臣,宣布了这一重大决定。当群臣们一听到这个决定后,就在朝堂上低声议论起来,因为当时吴国的实力确实还不够雄厚,只有先发展生产,训练兵力,待国富民强之后,才能作出一些打算。

当吴王听到群臣们的议论时,便怒而制止道“你们都不要再议论了,既然我已经作出了这个决定,那你们谁也别想动摇我!倘若有谁敢出面阻拦我,我就立即将他处死!”大臣们听到吴王的这话之后,面面相觑,议论之声马上就停止了。

吴王的某侍从官有个儿子,年纪还小,当他得知此事后,心里很不安,便想自己亲自出面去说服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打算,但他不敢直接进宫去见吴王,于是,他就在吴王的后花园里踱来踱去地想办法。就在这时,他的目光无意中落在树上的一只蝉的身上,便立刻就有了主意。

第二天天刚亮,只见他手里拿着一把弹弓,来到吴王的后花园,在树下转悠,他希望能在这里见到吴王的面。次日早晨他依然手持弹弓在这里转悠。这样一连转悠了三天。有人觉得奇怪,就将此事报告给了吴王。

吴王听后,便来到后花园见这个少年。当吴王来到后花园时,一眼便看见少年的衣服全被花草上的露水沾湿了,但他还在仰着头望着树梢。吴王觉得好笑,便问道∶“这位后生,瞧你身上的衣服都被露水浸湿成这个样子,你却全然不顾,为什么呢?”少年用手往树上一指,很有礼貌地对吴王说道∶“大王,您往树上看,那里有一只蝉只顾在那儿高兴地吸着露水,却没有觉察到有一只螳螂就躲藏在它的身后,弯着身体,伸出前臂,正准备捕捉它呢。”

吴王笑道∶“螳螂捕蝉,这有什么好奇的呢?”这少年又说∶“大王您再看,螳螂只顾一个心思捕蝉,岂不知还有一只黄雀在它身后,黄雀正瞪着眼睛,伸长脖子想啄它呢。”吴王问道∶“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只见这位少年不慌不忙地举起手中的弹弓,搭上泥丸,对准黄雀,然后说∶”那只黄雀只顾捕捉螳螂,却不知道在它身后已经有泥丸对准它了。蝉、螳螂、黄雀都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却没有看到自己身后也潜伏着危险。”

吴王听了,觉得这位少年说的话不但有意思,而且很有道理,吴王猛然醒悟了,彻底明白了少年的良苦用心,于是,他立即召集群臣,宣布取消攻打楚国的计划。少年的所作所为,既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又为人们留下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历史典故。

在“螳螂捕蝉”这个成语中,人们把企图捕蝉的螳螂比作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的短视者。西汉学者韩婴《韩诗外传》∶“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东汉史学家、文学家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夫螳螂翕心而进,志在有利,不知黄雀盈绿林,徘徊枝阴,蹑跃微进,欲啄螳螂。”清代文学家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后数年,闻山东雷击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杀过度,又伏天诛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挟弹者又在其后,此之谓矣。”

亦作“黄雀伺蝉”。南朝梁元帝萧绎《荆州放生亭碑》∶”譬如黄雀伺蝉,不知随弹应至;青鹤逐兔,讵识扛鼎方前。”

亦作“螳捕蝉”。北宋文学书画家黄庭坚《寺斋睡起二首》之一“小黠大痴螳捕蝉,有余不足夔怜蛟。”

亦作“雀捕螂”。元代诗人陈高《丁酉岁述怀一百韵》“谗构蝇栖棘,吞图雀捕螂。负荆廉蔺远,刎颈耳余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