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杀三士”语出《晏子春秋·谏下》∶“……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晏子曰‘此皆力攻劾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因请公使人少馈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公孙接仰天而叹曰‘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计吾功者,不受桃,是无勇也,士众而桃寡,何不计功而食桃矣。接一搏狼而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田开疆曰∶’吾仗兵而却三军者再,若开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左操骖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若冶视之,则大鼋之首。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剑而起。公孙接、田开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皆反其桃,挈领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虽然,二子同桃而节,冶专其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领而死。使者复曰∶‘已死矣。’公殓之以服,葬之以士礼焉。”
晏婴(——前500),春秋时齐国大夫,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其父死,继任齐卿,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故意在城门边开了一扇小门以羞辱身材矮小的晏婴。晏婴说∶“只有出使狗国才走狗洞。现在我是出使楚国,为什么要走狗洞?”楚王只好下令大开城门。楚王对晏婴说∶“看来齐国实在是没有人才,竟然派你这样的袖珍型人物出使。”晏婴说∶“我们齐国有个惯例,出使文明开化的上邦,就派仪表堂的人去;出使野蛮无文的小国,就派我这样上不得台面的人来。”楚王再次受挫,但还是不肯罢休。在举行酒宴时,他让人押着一个”囚犯”走过,故意叫住“囚犯”问“你是哪里人”“囚犯”说“我是齐国人。”楚王又问“你犯了什么罪?”“囚犯”说∶“我偷了东西。”楚王转身看着晏婴说∶“原来
齐国人都是小偷呀!”晏子道∶“我听说淮南有一种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成了枳树。橘子又香又甜,枳子却又苦又涩。这是因为淮南淮北水土不同的缘故。我们齐国人在本国都是知礼守法的国民,可是到了贵国却成了小偷,不知道这是否也跟水土有点关系?”楚王连续三次自作聪明,结果都败在晏婴的手下,自取其辱。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是齐景公的三个勇士。有一次,他们三个人坐着说话,晏婴从他们面前走过时,他们却没有站起来行礼。晏婴就对齐景公说∶“我听说明君手下的勇士,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幼之礼,内能除暴,外能抗敌。现在主公手下的三个勇士,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幼之礼,内不能除暴,外不能抗敌。这是国家祸乱的根源啊!”齐景公说∶“这三个人,既没人抓得住,也没人杀得了。”晏婴说“主公可以派人送两个桃子给他们,就说∶给最勇敢的两个人。”齐景公采纳了晏婴的建议。
公孙接一见使者送来两颗桃子,立刻仰天长叹道∶“这一定是晏婴的主意,让主公叫我们三人争功火并。我如果不敢接受桃子,也算不上勇士了。”于是他对田开疆和古冶子说∶“三个人两颗桃,只好各摆功劳了。我陪主公出去打猎,第一次杀死一头野猪,第二次杀死一只老虎。我大概有资格吃一颗桃子吧。”于是他拿了一颗桃子。田开疆说∶“我率领军队两次打败进攻齐国的敌人。我大概更有资格吃一颗桃子吧?”于是他也拿了一颗桃子。古冶子不紧不慢地说∶“我曾经为主公驾着马车渡河,一头巨鼋咬住了左边那匹马,把马车拖向河心。我不会游泳,只好猛吸一口气跳下马车,在河底走了一百步,终于把那巨鼋杀死,救主公脱了险。难道我不比二位更有资格吃一颗桃子吗?”说着站起来拔出了剑。公孙接说∶“我的勇敢不如你,功劳也不如你。我居功恃勇,毫不谦让地拿了一颗桃子,是贪功的小人。但我不是懦夫,敢做敢当。”说完交出桃子,拔出剑自杀了。田开疆也一声不响地交出桃子,拔剑自杀。古冶子看着两具尸体和两颗桃子说“我们三人本来亲如兄弟,现在为了争这两颗桃子,你们两人都被我逼得自杀了。我如果独活,是不仁;我自吹自擂而羞辱勇士,是不义;悔恨自己做错了事还不肯死,就是不勇。”他把两颗桃子放在两具尸身上,也拔剑自杀。使者回宫向齐景公报告∶”三个人都死了!”齐景公下令为他们厚葬。
“二桃杀三士”意在用计谋杀人。后比喻借刀杀人。三国蜀诸葛亮《梁父
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唐代诗人李白《惧谗》诗∶”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众女妒蛾眉,双花竞春芳。”
亦作“齐相计”。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桃核船》诗∶“三士漫成齐相计,五湖好载越姝行。”
亦作“齐三士”。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钱谦益《戊辰七月应诏赴阙车中言怀十首》之二∶“长吟颇惜齐三士,抚卷谁知鲁二生。”
亦作“三士”。清代文学家程先贞《还山春事》诗∶“五君自醉竹间榻,三士谁怜桃下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