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本为“众心成城”,语出《国语·周语下》∶“王不听,卒铸大钟。二十四年,钟成,伶人告和。王谓伶州鸠曰∶ ‘钟果和矣。’对曰∶‘未可知也。’王曰∶‘何故?’对曰∶‘上作器,民备乐之,则为和;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且民所曹好,鲜其不济也;其所曹恶,鲜其不废也。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三年之中,而害金再兴焉,惧一之废也。王曰“尔老耄矣何知”二十五年,王崩,钟不和。”
周景王(姓姬名贵)二十三年(前522),周景王为了铸造一口无射乐钟,事先打算先造一口大休乐钟,以便享受从未有过的庙堂音乐。大夫单穆公说∶“不能这么做!铸造大钱已经剥夺了百姓的资财,现在又要铸大钟来加重民众的负担。如果民众的积蓄都被夺走,他们怎么生存呢?钟不过是用来奏乐的,钟声是让人听的,如果听不见了,就不算钟声了。犹如眼睛看不清楚东西,不能硬去看。眼睛所能观察的范围,不过几尺之间;所能分辨的颜色,也不过数十丈的距离。耳朵所能听到的和声在清音与浊音之间;其所能分辨的清、浊之音,不超过个人的能力所及。先王先前铸造乐钟,大小不超过乐音的标准,重量不超过一百二十斤。音律、长度、容量、重量都因此确定,锱铢分寸、斤两丈尺的单位都由此产生。所以,圣人对此十分慎重。现在大王所铸造的钟,耳朵无法听到声音,大小不符合规制,钟声中听不出和声,规格上不能成为标准,既无益于乐又浪费民众财产,那有什么用呢”景王不听劝阻,去征求主管音乐的伶官州鸠的意见。州鸠答道∶“臣的职责无法知道这些。但臣听说,琴瑟宜于演奏宫调,乐钟宜于演奏羽调,磬石宜于演奏角调,笙箫取其音声悠扬,乐音低弘不逾越宫声,尖细的不超过羽声。宫声,是乐音的主音,由它依次到羽声。圣人保有音乐而珍惜生财,资财用来置备器用,音乐用来增殖财富,所以质重的乐器演奏尖细的音声,质轻的乐器演奏低弘的音声。因而乐钟宜于演奏羽调,磬石宜于演奏角调,埙缶琴瑟宜于演奏宫调,笙箫取其音声悠扬,鼓祝则音声不变。施政就像奏乐,奏乐要求和谐,和谐要求均平。五音用来和谐乐调,十二律用来均平音声。钟磬奏出乐音,琴瑟笙箫衍成曲调,诗句用以表达,歌声用以咏唱,笙竽发出和声,埙缶加以装饰,鼓祝规范节拍。各种乐器都能发挥作用称为乐极,所发出的声响汇集在一起称为乐音,乐音和谐相应称为和,高低音声不相干扰称为平。就像这样,用金属铸成钟,把石磨成磬,组合丝木为琴瑟,穿凿匏竹为笙箫,用鼓声调节而演奏起来,以与八方之风相应。于是阴气不郁积,阳气不散乱,阴阳有次序,风雨按时降,福祉频临,民众多利,品物齐备而乐音和谐,上下逸乐,这就叫乐正。现在尖细的音声越过了主音而干扰了乐律,耗费过度而损害了财用,乐律受到干扰而财用感到缺乏就有害于音乐。无射尖细的音声为大休钟低宏的音声所抑制凌掩,不能动听入耳,就不是和谐。听起来低沉迂远,就不是均平。既干扰乐律使财用缺乏,其音声又不和谐均平,就不是乐官所能管辖的了。”
景王还是不听劝谏,到了第二年,大钟铸成,那般善于献媚的乐工报告大王说乐音和谐。景王告诉伶州鸩说∶“钟声不还是和谐了吗?”伶州鸠答道∶“不见得吧!大王还是不明瞭其中的缘故。”景王问∶“什么缘故?”伶州鸠说∶“君王制作乐器,百姓非常高兴,这才是和谐。现在花费了财物而民众疲惫,无不怨恨,臣不认为这就是和谐。百姓都喜好的事情,很少有不成功的;百姓都厌恶的事情,很少有不失败的。所以,该语说∶‘众志成城,众口铄金’。大王您在这三年内耗费钱财的事情做了两件,恐怕至少有一件是要失败的。”景王说∶“你老糊涂了,懂得什么?”二十五年,景王去世,大钟所奏的音声不和谐。
“众志成城”意思是说只要万众一心,就如城堡一样坚固,比喻众人团结一致,力量强大无比。唐五代诗人何光远《鉴诫录·陪臣谏》∶“四海归仁,众志成城,天下治理。”清代学者梁章钜《归田琐记·炮说》∶“兵无常形,地无常势,果能众志成城,则又何炮之不可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