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传染性肝炎(Canine infectious hepatitis)
传染性犬肝炎是由犬腺病毒1型(Canine Adenovirus Virus Type1,CAV-1)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犬,也可见于其他犬科动物。在犬主要表现为肝炎和眼睛疾患,在狐狸则表现为脑炎。犬腺病毒2型(CAV-2)主要引起犬的呼吸道疾病和幼犬肠炎。
[病原]CAV在分类上属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毒属。CAV包括CAV-1和CAV-2两型。两型具有共同的补体结合抗原,但其生化特性和核酸同源性不同。应用血凝抑制试验和中和试验可以将其加以区别。
CAV对乙醚、氯仿有抵抗力。在pH3~9条件下可存活,最适pH6.0~8.5。在4℃可存活270日,室温下存活70~91日,37℃存活29日。56℃30分钟仍具有感染性。病犬肝、血清和尿液中的病毒,20℃可存活3日。碘酚和氢氧化钠可用于消毒。
[流行病学]CAV主要感染犬和狐狸,山狗、狼、浣熊、黑熊等也有感染的报道。犬不分年龄、性别、品种均可发病,但1岁以内的幼犬多发。幼犬死亡率高,可达25%~40%,成年犬很少出现临床症状。
犬传染性肝炎的传染来源主要是病犬和康复犬。康复犬尿中排毒可达180~270日,是造成其他犬感染的重要疫源。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病犬的唾液、呼吸道分泌物、尿、粪和接触污染的用具而传播,也可发生胎内感染造成新生幼犬死亡。
[症状]犬传染性肝炎自然感染潜伏期6~9日,最急性病例,在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出现后数小时内死亡。急性型病例,患犬怕冷,体温升高(39.4~41.1℃),精神抑郁,食欲废绝,渴欲增加,呕吐、腹泻、粪中带血。亚急性病例症状较轻微,咽炎和喉炎可致扁桃体肿大;颈淋巴结发炎可致头颈部水肿。特征性症状是角膜水肿,即“蓝眼”病。角膜水肿的病犬表现为眼睑痉挛、羞明和浆液性眼分泌物。角膜浑浊通常由边缘向中心扩展。眼疼痛反射通常在角膜完全浑浊后逐渐减弱,但若发展为青光眼或角膜穿孔则重新加剧。慢性病例多发于老疫区或疫病流行后期,多不死亡,可以自愈。
[实验室检验]在疾病早期,蛋白尿和胆红素尿反映了肾和肝的损伤。当肝实质广泛损伤时,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等血清酶活性增高。发病早期白细胞减少,包括淋巴细胞减少和嗜中性白细胞减少,随后无并发症的康复犬可发生嗜中性白细胞减少和淋巴细胞增多。在病毒感染期间可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激活凝血激酶时间(APTT)延长。
[病理变化]CAV感染主要表现全身性败血症变化。在实质器官、浆膜、黏膜上可见大小、数量不等的出血斑点。浅表淋巴结和颈部皮下组织水肿、出血,腹腔内充满浅红色液体。肝肿大,呈斑驳状,表面有纤维素附着。胆囊壁水肿增厚,灰白色,半透明,胆囊浆膜被覆纤维素性渗出物,胆囊的变化具有诊断意义。脾肿大、充血。肾出血,皮质区坏死。肺实变。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中脑和脑干后部可见出血,常呈两侧对称性。
[诊断]病毒分离与鉴定:可采取病犬血液、扁桃体或肝、脾等材料处理后接种犬肾原代细胞或传代细胞,随后可用血凝试验或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抗原。
快速检测试纸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宠物门诊和犬场。犬瘟热病毒和犬腺病毒抗原可用快速检测试纸检测。
[治疗]在病初发热期,可用高免血清进行治疗以抑制病毒扩散,也可用犬血球蛋白静脉滴注或犬用干扰素,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对症治疗主要是补液、保肝,可用苦黄注射液20~40ml加入到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降低转氨酶可口服甘利欣2~4粒,每日2次;保肝可静脉给予氨基酸。严重病例,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防止细菌继发感染。
一过性角膜炎,可用阿托品眼药点眼消除疼痛性睫状肌痉挛;严重角膜炎时,可用眼封闭疗法;角膜浑浊的病犬,可用普鲁卡因青霉素点眼。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消毒,防止病毒传入。坚持自繁自养,如需从外地购入宠物,必须隔离检疫,合格后方可混群。一旦发病,需立即控制疫情发展。应特别注意,康复期病犬仍可向外排毒,不能与健康犬合群。
关于免疫接种,国外已成功地应用甲醛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国内多使用六联弱毒疫苗和五联弱毒疫苗进行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