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履相迎”语出《三国志·魏书·王粲传》∶“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人,“建安七子”之一。少以学问博洽著称,初依刘表,未受重用,后为曹操幕僚,官侍中。其诗语言刚健,辞气慷慨,《七哀诗》反映汉末离乱人民痛苦和自己离乡不遇之悲,对当时军阀割据局面深表憎恶,所作《登楼赋》亦颇有名,在七子中成就较大,被誉为“七子之冠冕”,与曹植并称为“曹王”。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侍中集》。今人辑有《王粲集》。

蔡邕(133—192),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文姬的父亲。少时师事太傅胡广,博学多识。初为司徒桥玄属官,出补平河长。灵帝时召为郎中,校书于东观,迁议郎。后因弹劫宦官,遭到诬陷,流放朔方。遇赦后,不敢归里,亡命江湖十余载。献帝时,董卓专权,强令邕为侍御史,拜左中郎将,人称“蔡中郎”。迁都长安后,封高阳乡候。通经史、数术、绘画、天文、音律,善鼓琴,擅辞章,精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有“体法百变,穷灵尽炒,独步古今”之誉(唐张怀璀《书断》)。南朝梁武帝亦称其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古今书人优劣评》)。又曾于鸿都门见工匠用扫帚写字,深得启发,创“飞白”书,是我国第一位书法家兼书学理论家。董卓遭诛后,他被王允所捕,死于狱中,

后人辑有《蔡中郎集》。

有一天,蔡邕正睡午觉,家人告诉他说∶王粲来访。蔡邕听到后迅速起身跳下床,急急忙忙穿上木鞋子就往外跑,由于太慌忙,竟把右脚的鞋子穿到了左脚上,把左脚的鞋子穿到了右脚上,并且两只鞋都是倒穿着。当王粲看到蔡先生这般模样时,便抿着嘴笑了起来。王粲一出现,原来年纪又轻,形貌又矮小,家人都为蔡邕如此敬重一个貌不惊人的年轻人而感到吃惊。蔡邕介绍说“这就是王公子,有奇才,我都比不上,我家的书籍文章都应当给他。”倒履相迎这个典故就是这么来的。

关于“倒履相迎”的典故还有∶

汉朝的隽不疑,渤海(今河北沧县一带)人,他潜心研究《春秋》,颇有名声。《汉书·隽不疑传》载∶暴胜之来到渤海时,隽不疑到他住所去拜访。暴胜之“望见不疑容貌庄严,衣冠甚伟,蹶履起迎。”

后汉人崔驱,长于文史,与史学家班固齐名。《后汉书·崔驷传》载∶汉章帝很赏识崔驱的文章,叫侍中窦宪留意提拔他。一天,崔驱去拜见窦宪,“宪屣履迎门”。

“蹋履起迎”、“屣履迎门”、“倒屣迎之”等,均形容欢迎客人的急切心情和热诚。后来一般作“倒履相迎”。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