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语出《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战国时期,在齐、楚、燕、韩、赵、魏、秦中,秦国的势力最为强大,常常侵扰别的国家。其他国与国之间也常常相互征伐。
有一次,赵国准备攻打燕国。著名说客苏秦的弟弟苏代受燕王委托,到赵国去劝阻出兵。到了赵都邯郸,苏代见了赵惠文王就说这次我前往贵国来,在经过易水的时候,看见了一只河蚌,这只河蚌张开蚌壳,正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鸟,从河蚌身边走过,就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急忙把两片壳合上,把鹬嘴紧紧地钳住了。鹬鸟用尽力气,怎么也拔不出嘴来。蚌也脱不了身,不能回河里去了。于是,河蚌和鹬鸟就争吵起来。鹬鸟瓮声瓮气地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回不了河,你总是要死的,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河蚌也瓮声瓮气地说∶“假如我不放你,今天你退不出,明天你退不出,你也别想活。到底谁吃谁的肉,还说不定呐!”河蚌和鹬鸟吵个不停,互不相让。这时,恰好有个捕鱼的人从那里走过,就不费力气地把它们两个一起捉去了。
苏代讲完了这个故事,接着继续说∶“尊敬的大王,现在,赵国要攻打燕国,两国在战争中进行较量,必然要带来惨重的伤亡。恐怕要让秦国做渔人了。再则,燕王知道贵国上有明主,下有贤臣,肯定不去做这样的傻事。”赵惠文王觉得苏代的话很有道理,所以便放弃了攻打燕国的计划。
鹬,一种长嘴的水鸟,体长29——32厘米,尾羽的端部具黑褐色横斑,飞翔时极为醒目,下体为白色,前颈、胸部和两胁具有黑色圆形斑点。冬季的背部为灰褐色,羽缘为白色,下体包括腋羽和翼下覆羽为纯白色。飞翔时脚不伸出尾羽的后面。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吃小鱼、贝壳、昆虫等,是一种候
鸟。蚌,河蚌,一种软体动物,生活在淡水中,用腮呼吸,有两个坚硬的椭圆形的外壳,可以随意开合。壳表面呈黑绿色,有环状纹,里面有珍珠层。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种类产珍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成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第三者趁机从中得利。明代通俗小说家凌漾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官司岂是容易打的。自古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到收场想一想,总是被没相干的人得了去。”
亦作“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明代文学家和戏曲家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李都管本欲唆孙寡妇、裴老九两家与刘秉义讲嘴,鹬蚌相持,自己渔人得利。不期太守善于处分,反作成了孙玉郎—段良姻,街坊上当做一件美事传说。”
亦作“鹬蚌相持”。北宋词人秦观《进策·边防中》“而天方厌羌,内难屡起,权臣擅事,鹬蚌相持,既狃于永乐之后,常以中国为易与耳。”
亦作“渔人之利”。明代通俗小说家凌濠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他日可以在里头看景生情,得些渔人之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