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诗言兵后荒凉之夜,中野无人,戍鼓沉沉而外,惟闻长空一雁哀鸣耳。三句言空园白露,今夕又入新秋,身在他方,但有举头月色,与故乡共此光明。后四句可分数层之意:有弟而分散,一也;诸弟而皆分散,二也;分散而皆无家,三也;生死皆不可问,四也;欲探消息,惟有寄书,五也;奈书长不达,六也。结句言何况干戈未息,则音书断绝,而生死愈不可知,将心曲折写出,而行间字里,仍浩气流行也。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此与李白之《牛渚夜泊》,同一临江书感。一则写高旷之意,一则写身世之感,皆气象干云,所谓李杜文章,光焰万丈也。首叙江上旅夜,先言泊舟之地,次及泊舟之人,而寥寂之景,已可想见。三四言江干远眺,句极雄挺,与李白之“山随平野尽”二句,大致相似,而状以“垂”“涌”二字,则意境全换。盖野阔则天幕四低,用一“垂”字,见繁星之直垂天尽处,用一“涌”字,见高浪驾空,挟月光而起伏。炼字精警无匹。以下皆书怀之句,言虽善文章,名不加显,况兼老病,官且应休。则声誉功名,两无所得。飘泊一身,直与江上沙鸥相等,宜怀抱难堪矣。沙鸥句兼有超旷之意,言身在天地间,如沙鸥飘然,一无系恋。吴梅村诗“放怀天地本浮鸥”,即用此意也。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题宏大,读者试思如何起笔。少陵即从本题直说,昔闻洞庭之名,今登楼亲见之,开门见山。用对句起,雄厚有力。三句言洞庭为东南大泽,湖以南为楚地,北接大江,东下皆吴境,吴楚由此坼分。四句言巨浸接天,周环八百里。登楼四顾,似天地皆为浮动。二句包举洞庭气概。“坼”、“浮”二字,精炼而确。五六句写登临之感,乱离身世。亲朋片札难通,而己则江湖孤棹,老病侵寻。况关山北望,戎马生郊,但有凭阑雪涕耳。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前录李杜诗,有磊落英多之气。以下录王孟诗,皆清微淡远之音。天风海涛,一变而为吹花嚼蕊。作诗者心境不同,诗格随之而异,各臻其妙也。此诗写赴寺道中山景,在题前盘绕。先言行云峰数里,尚未到寺。三四句言此数里中,古木夹道,寂无人迹,惟闻钟声出林霭间,而不知闻根在何处,有天际清都之想。与常建之“惟闻钟磬音”,同一静趣。五句言山泉遇危石阻之,乃吞吐盘薄而下,以“咽”字状之。六句言烈日当空,而万松浓荫,但觉清凉,以“冷”字状之。非特善写物状,兼写山中闻见,清绝尘寰。末句归到山寺,言龙归潭静,见禅理高深也。常建过破山寺,咏寺中静趣,此咏寺外幽景,皆不从本寺落笔。游山寺者,可知所着想矣。
酬张少甫
王 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前半首颇易了解,言老去闭门,视万事如飘风过眼,不为世用,亦不与世争,既无长策,惟有归隐山林。四句纵笔直写,如闻挥麈高谈。五六句言松风山月,皆清幽之境;解带弹琴,皆适意之事。得松风吹带,山月照琴,随地随事,咸生乐趣,想见其潇洒之致。末句酬张少甫,言穷通之理,只能默喻,君欲究问,无以奉答,试听浦上渔歌,则乐天知命,会心不远矣。
终南别业
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邻叟,谈笑无还期。
此诗见摩诘之天怀淡逸,无住无沾,超然物外。言壮岁即厌尘俗,老去始卜宅终南,无多同调,兴到惟有独游。选胜怡情,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心会其趣耳。五六句即言胜事自知,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结句言心本悠然,偶值邻翁,即流连忘返。如行云之在太虚,流水之无滞相也。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渔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前四句俯仰今古,寄慨苍凉。凡登临怀古之作,无能出其范围。句法一气挥洒,若鹰隼摩空而下,盘折中有劲疾之势,洵推杰作。刘长卿之“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近人沉归愚之“微茫欲没三山影,浩荡还流六代声”;高念东之“依然极浦生秋水,终古寒潮带夕阳”,同一临江书感,孟诗尤百读不厌也。五六句言天寒水落,写岘首所见之景。洞庭浩瀚无涯,至冬而泛溢之水,悉归于槽,益见其深。余曾涉洞庭,知其“深”字之确。收笔追怀羊祜,乃本题应有之义也。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写田家闲适之境,诵之觉九衢车马,尘起污人矣。旧雨相招,鸡黍即田家之盛馔。通首皆纪实事,以韵语写其真趣。三四句言近树则四面合围,远岫则一行斜抱,乃庄外之景。余昔年行役数千里,每于平畴浩莽中,遥见绿树成丛,其中必有村屋,知三句“合”字之妙。五六句言场圃即在门前,桑麻皆资谈助,乃庄中之事。更留后约,同赏菊花,益见雅人深致,涤尽尘襟也。先祖诗集首篇《兰陵菊花歌》有句云:“谁人解赏花真面,此花不如城外好。”盖花入城中,栽以瓷盆,闭诸华屋,全失篱边之天趣矣。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此诗因仕宦未成,乃谋归计,临歧别友,不尽低徊。全首诗清空旋折,如闻长亭话别之声。首二句意谓每日惘惘而出,寂寂而归,一无成就,留此何为。三句以芳草喻田野,言不如归去。四句言去此他无所恋,所惜者与故人别耳。五六句承上言之,京华冠盖,知我者惟有故人。结句谓归老田园,此后寂寥谁语,但有闭门,流水高山,牙琴罢鼓矣。襄阳怀才不遇,拂袖而行。若渊明之诗,则委心去留,绝无愤世语也。
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起句飘空而来,非特得势,且情韵悠然,既以江风落木,写出早寒;三四句即说到怀乡,随笔写来,自成对偶,句法生动。五六句言久在客中,望江上片帆,远入天际,是我还乡之路。与温飞卿之“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相似。同是临江怅望,一则羡他人之归帆,一则望来舟而不至也。末句从早寒说到漫漫永夕,则竟日之低徊不置,自在言外。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寺即陈将吴明彻战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首句言荒台凭眺,秋士多悲,叙明作诗本意。三句言野寺游踪罕至,佳处不在寺中,宜于远眺。四句乃赋远景,见隔岸云白峰青,层层掩映,可知山之深远。五句写怀古之意,残营废垒,凭吊无人,惟有一抹斜阳,依依留照。用一“依”字,觉无情而有情也。六句言平林叶脱,时闻磬声,用一“满”字,正以状秋林之空。此二句试曼声诵之,不仅善写荒寒之意,且神韵绝佳。末句归到吊吴公战场。六代英雄,都被浪花淘尽,惟词客怜君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