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见于《大戴礼记·保傅篇》:“及太子少长知(女已)色则入于小学,小学者所学之宫也。……古者八岁而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
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人分等级,当时能够接受教育的只是贵族。贵族子弟满八岁,就要入“小学”,学习“小艺”,即六艺,一曰五礼(礼仪),二曰六乐(音乐舞蹈),三曰五射(射箭),四曰五御(驾驭马车),五曰六书(语文),六曰九数(算术)。又“乃教之六仪:一曰祀祭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车马之容。”换句话说,在周代教育中,“小学”指的是学习小艺(六艺)和小节(六仪)。
到西汉时期,小学含义逐渐缩小至仅指六艺之一的“书”。“书”指的是“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法。于是,“小学”顺理成章地成了文字学的代名词。古代汉字书写为何偏爱竖行排列呢?
中国古代汉字书写都是竖行排列,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在中国,最初的汉字书写材料是龟甲、兽骨、木简、竹简等,书写工具是尖锐石器、金属刀具和毛笔,加之汉字又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块字。而木简、竹简一般狭窄而长,用从上到下的竖行排列方式书写显得比较方便美观。大凡练过毛笔书法的人,也都感到毛笔从上往下书写方便。因此,从上到下,从右往左,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古人们的书写方式。即使在汉朝发明纸张、隋唐雕版印刷术出现,直至宋朝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后,仍然沿用这种书写方式。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积习难改”吧。
究竟从何时起,中国的汉字排列方式开始由相沿已久的“竖行”改为“横行”的呢?答案是清朝末年。当时,一大批留学和学习西洋文化的学者和名流都竭力提倡使用拼音文字,并力主改变中国传统的书写方式,改用已在西方流行很久的从左到右的“横行”排列方式。有资料证明,1909年,中国已经开始用“横行”排版的书籍,它就是当时提倡文字改革的刘世恩所著的《音韵记号》一书。
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标点符号的?
古时候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渐渐地感到不便和吃力,人们还发现这也是对文义往往产生误解的原因之一,于是到汉朝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更小段落为“读”。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元明刻本小说多在句子的末了加圈,也有一律用“、”或用“。”的。有些戏曲和启蒙读物也采取这种方法。此外,明刻本小说还增添了人名号和地名号,前者是在人名右边加一条直线,后者是在地名右边加两条直线。
上述这些就是中国最早的标点符号。“标点”两个字,始见于宋朝。《宋史·何基传》:“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这里的“标点”,指的是阅读古书时添加的句读符号,即所谓旧式标点。新式标点是模仿西方的书写习惯而借用的,在清代末年才开始使用。翻译家严复的《英文汉诂》(1904年)是最早应用外国标点于汉语的著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