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绪论 中西文化交流新一页
一 远古的怀想和遥望
二 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三 西儒利玛窦
四 康乾盛世西洋风
第一章 皇宫中的洋教士
一 万历皇帝的门客:利玛窦
二 顺治皇帝的“玛法”:汤若望
三 康熙的近臣:南怀仁
四 中华帝国的外交官们
第二章 西来孔子:明清之际的文人与传教士
一 利玛窦的适应政策“合儒易佛”
二 因求异而交往
三 因信仰而交往
第三章 西方天文历算的传入
一 介绍西洋历法
二 制造测天仪器
三 介绍西方数学
第四章 从《山海舆地全图》到《中国新图》
一 明末利玛窦的《山海舆地全图》
二 清中前期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
三 来华耶稣会会士与中国地图的西传
第五章 穷理学:西洋学问之总汇
一 西洋物理学与机械学的传入
二 红衣大炮的传入与明清历史的变革
三 西洋自鸣钟与中国近代钟表制造业②
第六章 西方艺术的传入
一 西方音乐艺术传入中国
二 西方绘画艺术
三 西方建筑艺术的传入
第七章 西方社会思想观念及文学的传入
一 传教士对西方社会文化的介绍
二 西方文学在中国的传播
三 希腊和中世纪宗教哲学在中国的传播
四 中国文人对西方宗教思想的反映
第八章 明清之际基督教的发展与“礼仪之争”
一 基督教在华史之回顾
二 明清之际基督教在华之发展
三 “礼仪之争”及其后果
第九章 中国文化之西传
一 明末清初传教士对中国典籍的翻译
二 “礼仪之争”与中国文化的西传
三 传教士汉学的兴起
第十章 欧洲18世纪的“中国热”
一 中国器物在欧洲
二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在欧洲
三 中国历史的西传
四 中国语言文学的西传
五 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
六 18世纪欧洲社会生活中的“中国热”
结语
附录一 百年利玛窦研究
附录二 欧洲第一部拉丁文手稿《四书》的历史命运
附录三 利玛窦儒学观的困境与张力
附录四 《名理探》到《穷理学》∗——明清之际西方逻辑思想的传播
附录五 19世纪中西关系逆转与黑格尔的中国观研究——19世纪中西关系逆转
附录六 明清之际西学东渐中的“西学汉籍”的文化意义
跋
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导,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荣誉院长(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国际汉学》主编;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会长;中国宗教学会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早期汉学研究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正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梵蒂冈藏明清天主教文献整理与研究”。
绪论 中西文化交流新一页一 远古的怀想和遥望
中国和欧洲处在欧亚大陆的两端,白雪皑皑的帕米尔高原将中国和欧洲分开,北方的大漠千里黄沙无人烟,除了蒙古人的铁骑外,历史上很少有人越过。相隔就有眺望,眺望是一种幻想,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欧洲和中国通过那仅有的联系,相互遥望并幻想着对方。
图0—1 马可·波罗
中国人最早西行的恐怕是汉代的甘英,他大约到了地中海的东岸。走得最远的恐怕是列班·扫马,他到过英伦三岛,去过巴黎,最后在巴格达当上了主教,把他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实不为过。西方人最早来到中国的恐怕是柏朗嘉宾,这位六十岁的胖老头作为教皇的特使,从巴黎走到哈拉和剌林,翻过高山,越过大漠实在是不容易。不过他最终总算见到了蒙古大汗,也不虚此行。西方人来到中国并在西方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威尼斯的商人——马可·波罗。马可·波罗在中国真是风光一时:陪大汗喝酒、打猎,作为大汗的特使周游列国,据说还当过扬州的父母官。其实元代来中国的西方人还有很多,在北京当主教的孟高维诺,在泉州当主教的安德烈,他的墓碑今天在泉州还能看到。但论影响,没有一个人超过马可·波罗。马可·波罗笔下的契丹实在是太富饶了,香料堆积如山,黄金遍地都是,大汗的皇宫简直比天堂还富足。契丹人不仅富足,而且神奇,漫长的冬夜,他们可以用黑色的石头来烤火(因为当时欧洲人还没有发现煤可以作燃料);他们可以用纸张来换取任何食物和物品,这简直不可想象(因为当时的欧洲还没有纸币)。
马可·波罗给欧洲人留下了一个神奇的东方梦,一个他们在漫漫的中世纪长夜,在酒馆里永远谈不完的话题,一个和欧洲教堂里那严肃的祈祷完全不同的快乐而富饶的东方。这个东方的神话激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从此以后,那异域的契丹就是欧洲人最向往的地方… …
[下载参考地址] :双盘下载(百度网盘+诚通网盘)
>>>下载前特别提醒<<<<
1、手机端支付下载建议使用UC浏览器,360浏览器,夸克浏览器,谷歌浏览器
2、电脑端支付下载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360浏览器,搜狗浏览器,opera浏览器
3、支付后不跳转或者支付失败怎么办?[解决方案]
4、不能正常解压或解压失败怎么办?[解决方案]
5、城通网盘下载教程?[解决方案]
- 温馨提示:
- 在微信、微博等APP中下载时,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
- 这时请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然后再请下载浏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