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什么意思?
据《论语·颜渊》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上述记载说的是,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齐景公说:“说得好极了!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粮食再多,我能吃到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通俗点说,意思就是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以此类推。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何谓政治?政者,正也。人人都正其位,安其事,才能叫“正治”。君臣失位,长幼失序,伦理失常,社会自然动荡不安。.

什么是孔门“四科”“十哲”?
孔门十哲,指的是中国儒家学派早期的十位学者,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
孔门四科,指的是“德行”“政事”“言语”“文学”。
《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如何理解“而立”“不惑”“知天命”?
孔子在谈到自己精神修养发展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中孔子说:“志于道。”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的志于学,就是志于这个道。孔子还说:“立于礼。”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所以孔子说他“三十而立”,是指他此时懂得了礼,言行得当。
孔子说“四十而不惑”,指自己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为知者。


孔子一生,到四十为止,也许仅认识到道德价值。但是到了五十、六十,他就认识了天命了,并且能够顺乎天命。孔子在做他所做的事情的时候,深信他是在执行天的命令,受到天的支持,他所认识的价值也就高于道德价值。
孔子到了七十就能从心所欲,而所做的一切似乎自然而然地正确。他的行动用不着有意的指导,也用不着有意的努力。这代表着圣人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