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目录
翻译似临画
翻译乃大道
翻译的甘苦
西风落叶
译海一粟:汉英翻译九百例
译境
译诗漫笔
译心与译艺:文学翻译的究竟
翻译之艺术

目 录
代序 读傅雷译品随感 罗新璋
译话点滴
《高老头》重译本序
《贝姨》译者弁言
关于《老实人》一书的译名
翻译经验点滴
对于译名统一问题的意见
答陈冰夷查询
翻译书札
致宋奇
拆句之难——普通话是人工的,缺少方言的生命与灵魂——翻译时总是胆子太小——真正爱好,定能译好——旧译《高老头》改得体无完肤——极尽方法传达原作意义,而不在字面或句子结构上——数一数二之书,落入不三不四之手——假定你是原作者,用中文写作——翻译不易有成绩——风格最难讨好——翻译仍需熟读旧小说——中国人的审美观与西洋人出入很大——译者的个性、风格,作用太大了——服尔德文笔简洁古朴——译者的文字天赋——翻译工作万言书
致宋希
翻译应不废进修
致黄宾虹
旧译嫌文字生硬
致傅聪
空谈理论没用,主要是自己动手——没吃足苦头,决不能有好成绩——艺术最难的是“完整”——译的东西过了几个月看就不满意——非细细研究不能动笔——天资不足,只能用苦功弥补——一词二译——“感慨”英译——巴尔扎克不愧大师——日译千字——翻译必须一改再改三改四改——受个人文笔限制——法国巴学研究着实有成就——巴尔扎克的哲学小说
致王任叔
封面题签的繁简体
致人民出版社编务室
谈译《不平等起源》
致楼适夷
脱销与重版——《克利斯朵夫》重印时不宜删去“重译本”字样
致人民文学出版社欧美组
《艺术哲学》宜加插图——寄《幻灭》并译序
致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
关于译名统一——编辑部改动之若干处,似欠斟酌
致梅纽因
译《幻灭》与书中人物朝夕与共——翻译之难,比演奏家不遑多让
致罗新璋
领悟与表达——译事主张——译事以艺术修养为根本
致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室
恐谬误百出,贻误读者

致郑效洵
拟译《巴尔扎克传》——介绍巴尔扎克作品
致石西民
拟暂停译巴尔扎克小说
附录
傅雷研究资料目录汇编(一九七〇年——二〇一三年)
编后记 傅敏

代序
读傅雷译品随感/罗新璋
解放后,法国文学在我国得到较多的介绍,无疑应归功于广大西方文学工作者的努力,其中自然也包括傅雷先生的一份劳绩。傅雷不仅译作宏富,尤以译文传神取胜。拿傅雷译文与法文原文对照,读到精彩处,原著字里行间的涵义和意趣,在译者笔下颇能曲尽其妙,令人击节赞赏!
平明出版社一九五一年版的《高老头》正文前面,冠有一篇《重译本序》,傅雷先生开宗明义,提出“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神似神韵之说,在二三十年代翻译论战时,不是没有人提过,但是这样宣言式的以传神相标榜,在我国翻译界似乎还是第一次。更重要的,是傅雷以其大量优秀译作,实践自己的翻译观点,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在读者中具有较大的影响。
傅雷早在一九二九年出国留学时期,就开始作翻译试笔,至一九六六年去世,统共译出三十三部外国文艺著作。从译笔来看,似可分为解放前后两个时期。解放前的译作,用他自谦的话来说,是“还没有脱离学徒阶段”,也从不讳言旧译中的毛病。《欧也妮·葛朗台》初版于上海解放后的一九四九年六月。——以这一译作为标志,傅雷的翻译进入成熟时期,达到新的水平,形成自己的翻译风格;并根据自己长期的译事经验,提出译文“要求传神达意”的论旨,在文学翻译界,独树一帜,卓然成家
傅雷翻译的成功,傅雷的成功,在于悟得传神之法。
傅雷认为,传神,首先在于体会原著。“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决不动笔,是为译事基本法门。第一要求将原作(连同思想,感情,气氛,情调等等)化为我有,方能谈到迻译”。傅雷在翻译一部作品之前,必先做好充分的准备。道理很简单,作家在秉笔之初,作品经过酝酿,人物、性格、情节、主题,多半已有成竹在胸;作为译者,想译好一部作品,就需穷本溯源,熟读原作,把故事情节记住,人物历历如在目前——只有经过这番心领神会、化为我有的功夫,翻译时才能高屋建瓴,下笔有“神”。对原作要能透彻理解,深切领悟——翻译就是要把译者自己理解和领悟了的,用相应的文笔和风格表达出来。理解致力于达意,领悟作用于传神;传神是更高范畴上的达意。对原文切忌望文生义,穿凿附会。试想,译者自己都不能深刻体会和感受原作,怎么能叫读者通过他的译文去体会和感受原作呢?字字对译,看来似乎忠于原作,但往往字到意不到,死的字面顾到了,活的神采反遗落了;重在神似,则要透过字面,“超以象外,得其环中”,顾其义而传其神,这样译文才能生动逼真,赏心悦目。
如果说,理解原文的要求,在于心领神会,那么,表达的功夫,则在于对中法两国文字能融会贯通。化为我有,是为了形诸笔墨。所以傅雷这样提出:“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那么原文的意义与精神,译文的流畅与完整,都可以兼筹并顾,不至于再有以辞害意,或以意害辞的弊病了。”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译者实际上是作者的代言人。译者不是作者的功臣,便是作者的罪人。不懂原文的读者,只能通过译文来了解原作。同一部巴尔扎克作品,中国读者从译作得到的感受,与法国读者看原作的印象,应该是相同的——相同也者,相仿佛也,大致不错。事实上,因为国情不同,习俗不同,读者的社会体验不同,感受是不会完全等同的。但概而言之,原作与译作,在阅读效果上,应该是异曲而同工。
对译事心胸手眼不同,译品自当另有一番境界。翻译基本上是一种语言艺术。傅雷在文字上,要求“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无生硬拗口之病”。原作的语言读起来决不会像经过翻译似的,译者在翻译时,则应力求使用纯粹的祖国语言,而不应带上原作所没有的翻译腔。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固然给现代汉语带来许多新的词汇和新的表达方式,但未经译者很好消化原文而形成的翻译腔,也给祖国语言掺进不少杂质。“假如破坏本国文字的结构与特性,就能传达异国文字的特性而获致原作的精神,那么翻译真是太容易了。不幸那种理论非但是刻舟求剑,而且结果是削足适履,两败俱伤。”外国语言中的好东西,于我们适用的东西,当然要吸收,但不应硬搬和滥用。外语中哪些于我们适用,哪些不适用,取舍的幅度,跟译者的语言修养直接有关。翻译时,对原文的字句,只有默会其意,迁想妙得,才能找到最恰当的译法。而傅雷的高明之处,是往往能用上惟一适切的字眼,有时甚至颇为奇巧,可称神来之笔。〔1〕
傅雷认为:文字问题,基本上是个艺术眼光问题;至于形成风格,更有赖于长期的艺术熏陶。他对自己的译笔,曾以“行文流畅,用字丰富,色彩变化”相要求。这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他用力的方向,也是他译文的特色。或许有人会觉得奇怪,翻译得跟原文亦步亦趋,难道也可以定出自己的文章风范么?须知傅雷曾说过:“译书的标准应当是这样:假使原作者是精通中国语文的,译本就是他使用中文完成的创作。”译者既以原作者自任,遣词造句,总会有自己的眼光。而为实现自己预期的目标,也必能求得相应的翻译技巧和修辞手段。附带说一下,翻译技巧,虽为小道,但往往涉及翻译观。照字直译,也可以视为一种翻译技巧,或翻译窍门;但是妙悟原文,离形得似,技巧上的要求就更高。翻译技巧,很有讲究,也大有探讨的馀地,因涉及具体句例,枝枝节节,本文恕不论列。但译者运用翻译技巧和修辞手段,必须着眼于作品艺术性这个大前提。

傅雷强调:艺术为本,技巧只是手段。没有技巧,提高不了作品的艺术性;有了技巧,卖弄文笔,喧宾夺主,也会破坏艺术的完整。
傅雷之所以能取得较大的成就,固然有主客观方面种种条件和原因,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工作的极端热诚,“视文艺工作为崇高神圣的事业,不但把损害艺术品看做像歪曲真理一样严重,并且介绍一件艺术品不能还它一件艺术品,就觉得不能容忍”。这番话,在观点方面不去吹毛求疵,纯以工作态度而言,还是不无可取的。翻译实际上是种再创作。傅雷的翻译观,本身就含有再创作的思想。翻译不光是个运用语言的问题,也得遵循文学创作上一些普遍的规律。比如前一阶段谈得较多的形象思维,文学翻译是不是也需要借助形象思维呢?请看这一段文字:“索漠城里个个人相信葛朗台家里有一个私库,一个堆满金路易的秘窟,说他半夜里瞧着累累的黄金,快乐得无可形容。一般吝啬鬼认为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因为看见那好家伙连眼睛都是黄澄澄的,染上了金子的光彩。”〔2〕同样的文字,曾译得语言拖沓,形象黯淡。〔3〕傅雷的翻译,可以说无愧于原作,无负于读者,基本上做到名著名译。他最有光彩的一些译作,如《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等,作为一个粗通法语的中国读者,因为法文的语感远不及对中文那么亲切,有时甚至产生傅译要胜于原文的感觉。
鲁迅说:“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可以说,巴尔扎克写对话的好手段,通过傅雷的译笔,还颇能使人领略得到。读过《高老头》,对伏脱冷抨击社会的长篇大论,不会不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过去的身世,倒过霉三个字儿就可以说完了。我是谁?伏脱冷。做些什么?做我爱做的事……单枪匹马跟所有的人作对,把他们一齐打倒,不是挺美吗?……你知道巴黎的人怎么打天下的?不是靠天才的光芒,就是靠腐蚀的本领。在这个人堆里,不像炮弹一般轰进去,就得像瘟疫一般钻进去……要捞油水不能怕弄脏手,只消事后洗干净;今日所谓道德,不过是这一点……我要成功了,就没有人盘问我出身。我就是四百万先生,合众国公民。”人物的语言,富有个性特色,颇带江湖色彩:“咱家我,可不喜欢这种不平事儿。我好似堂·吉诃德,专爱锄强扶弱。”伏脱冷的性格神态,通过对话,表现得活灵活现。
傅雷认为理解原文,总还有充分彻底之境可以达到,而表达的艺术无穷,毕生努力未必完满。他在艺术上,总是不断切磋琢磨,精益求精。《高老头》的初译本,完成于一九四四年,照一般准则,似已不错;他在一九五一年重检旧译时,又“以三阅月的工夫重译一遍”;到一九六三年,在重译本上再次作了较大修订——这就是一九七八年二月出版的修改本。他曾不无感慨地说:“传神云云,谈何容易!年岁经验愈增,对原作体会愈深,而传神愈感不足。”傅雷的译作,跟国内的一般译本,跟同一作品的他国文字译本,也是经得起比较的。傅译的优点,是有目共睹的。充分肯定傅译的成就,并不意味着傅译已经完美无缺,无瑕可摘。事实上,傅雷自己就不认为文字上可以一劳永逸,常是“几经改削,仍未满意”。傅译容易引人诟病的,或许是译文的风格。傅雷解放后译了启蒙时期作家服尔德〔4〕的《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里的十四〔5〕篇作品,十九世纪作家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和现代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傅雷在翻译时,都下过一番功夫,了解作家所处的时代,文学的流派,风格的特点,在译文上也力求能传达作家的艺术个性。但服尔德的机警尖刻,巴尔扎克的健拔雄快,梅里美的俊爽简括,罗曼·罗兰的朴质流动,在原文上色彩鲜明,各具面貌,译文固然对各家的特色和韵味有相当体现,拿《老实人》的译文和《约翰·克利斯朵夫》一比,就能看出文风上的差异,但贯穿于这些译作的,不免有一种傅雷风格。苛责前人,固然有失厚道,但即使欣赏傅雷译笔,这点似乎也毋需乎曲加回护。
傅雷以其严谨的作风,广博的学识,穷毕生之精力,为文艺界读书界提供了十几部世界名著,为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傅译以传神为特色,成就较高,传布较广,自成一种译派。在文艺创作上,不同的艺术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在文学翻译上,不同的翻译风格也可以各放异彩。解放后,外国文学的翻译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但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展。打倒“四人帮”之后,随着文艺事业日趋繁荣,文学翻译也必然会有新的发展。在翻译作品源源出版之际,开展翻译批评,探讨翻译理论,鼓励各种译派发挥艺术特长,必将有利于提高翻译质量,促进文学翻译之花迎风怒放。傅译只是翻译界的一派,百花中的一花,只有各种译派呈妍争艳,才能开创翻译园地百花竞放的盛况。凡是有定评有影响的作品,包括傅雷译过的那些,都可以出几种译本,使读者有爱好的自由,选择的馀地。
最近,傅雷的遗译均已相继出版,有些译本也已再版。现在重读他的译作,欣赏他的译笔之余,追忆往昔,令人浩叹:像这样一位有才华的翻译家,勤勤恳恳,几十年如一日,竟至于在林彪勾结江青抛出“文艺黑线专政论”的高压下,无法工作和生活下去,愤而弃世,以示抗议!傅雷的死,在我国文学翻译界是一个难以弥补的损失。今天可以告慰于傅雷先生的,是他的译作已拥有广大知音的读者,傅译作为一种译派必将在我国文学翻译史上留下深远的影响。

目 录
序 思果
翻译与批评
中国古典诗的句法
中西文学之比较
几块试金石——如何识别假洋学者
翻译和创作
外文系这一行
用现代中文报道现代生活
变通的艺术——思果著《翻译研究》读后
庐山面目纵横看——评丛书版英译《中国文学选集》
哀中文之式微
论中文之西化
早期作家笔下的西化中文
从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
与王尔德拔河记——《不可儿戏》译后
白而不化的白话文——从早期的青涩到近期的繁琐
横行的洋文
翻译乃大道
译者独憔悴
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作者,学者,译者——“外国文学中译国际研讨会”主题演说
论的的不休
翻译之教育与反教育
返回总目录


思果
我教翻译,时常发见改学生的翻译不是改翻译,是改他们的中文;我看别人的创作,发见他们写的就是劣译。中文已经不是中文,需要把污染,劣译的污染,洗干净。我们已经不会说话;我们说的是不中不西的混话,连国学大师,不懂外文的人都写污染的白话文。我真害怕。因此写了《翻译研究》、《翻译新究》两本书。有位教翻译的朋友说,我书里说的毛病,现在犯的人已经少了。他要归功于我,我可不敢有这个自信。
现在看了余光中兄论翻译和现代中文的文章,非常高兴。一是,我所佩服的大作家和我抱相同的见解;二是,他的书一出,劣译真会减少,大家的中文也可以写好些。我们各说出要说的话,说法虽然各有一套,内容很多相同。他的影响力大,大家如果好好读他的文章,我相信翻译可以大有改进,中文也不能乱写。我读了他的文章得到证明,原来我没有大惊小怪,是有问题。
我们的议论可以互相补充。诸如滥用名词、代名词、介系词,话不直说,却要大兜圈子等。
余兄说的话无不中肯,如译者要他说的条件,就必须是学者。他本人中西学都扎实,不是空头文学家。(看他谈中西文学,尤其是诗,多么在行!)他连德、法、西(班牙)、意文都知道不少。他的英文修养很深,中文不用说,这种人才能翻译。外文理解有问题,中文表达情意不高明,就不必翻译了。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余兄做事认真到极点,只要看他主持翻译奖出题目的主张,教授翻译所用的方法就可以知道。他不管做什么事都不马虎。我们翻译也一样,不能轻率。
只有一点,余兄不能说,就是才气。他有才,所以译得好,也能教人翻译。我们不能提,因为才是天生的。不过我们如果尽了力,也可以把事做好,以努力补才之不足吧。而且还有原文呢。
余兄语重心长,说的话是金针。我希望凡是动笔的青年都好好读一读。
《中西文学之比较》是极不容易写的文章,余兄能举其要,真有功力。只是论诗多而论文少一些,将来希望他补充。(如中国散文不尚幽默,而这一点西方人看重,可一提。)
他写《论的的不休》,实在好极。可以再一提的是许多形容词“的”,可以只留最后一个,删去以前各个就行了。如“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这一串形容词,除了“个人的”,都可以拿掉“的”,只留末了一个(伟大)“的”,就够了。
各篇论文本身就是好文章,写得清楚有力,组织完善,足以示范。
《论中文之西化》一文检讨“五四”以来白话文之发展,有卓见,句句有根据,有议论。上面提了,他办事认真而有方法,叫我钦佩,简直和治军作战、处理国务一样,就像他写的稿字字清晰,排字容易也不会排错。他这种精神干什么都好。他是天才,诗文杰出而又博学多能。我认识的才人不少,余兄是顶儿尖儿。

… …

[下载参考地址] :双盘下载(百度网盘+诚通网盘)

>>>下载前特别提醒<<<<

1、手机端支付下载建议使用UC浏览器360浏览器夸克浏览器谷歌浏览器

2、电脑端支付下载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360浏览器,搜狗浏览器,opera浏览器

3、支付后不跳转或者支付失败怎么办?[解决方案]

4、不能正常解压或解压失败怎么办?[解决方案]

5、城通网盘下载教程?[解决方案]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20金币
  • 会员免费
  • 永久会员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 温馨提示:
  • 在微信、微博等APP中下载时,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
  • 这时请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然后再请下载浏览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

如果您已经成功付款但是网站没有弹出成功提示,请联系站长提供付款信息为您处理,联系方式QQ:2879219949 邮箱2879219949@qq.com 提供如如下信息 1、支付凭证截图 2、下载页面的网址或者截图 3、在本网站上注册的账号(如果没有账号,建议使用QQ邮箱注册一个账号,以便我们将相应的积分充值到您的账户上)

最常见的情况是下载不完整: 可对比下载完压缩包的与网盘上的容量,若小于网盘提示的容量则是这个原因。这是浏览器下载的bug,建议用百度网盘软件APP或城通网盘软件APP下载。 若排除这种情况,可在对应资源底部留言,或联络我们,联系方式QQ:2879219949 邮箱2879219949@qq.com。 密码见括号内,不包括括号(http://361tsg.com)或(361tsg)或资源说明。 如果发生错误,一般是两种可能: 第一、密码的前后是不是输入了空格,解决方案检查密码重新解压。 第二、下载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解决方案重新下载 第三、如仍有问题请参考如下教程 https://361tsg.top/jieyawenti

网络资源属于虚拟商品,具有可复制性,可传播性,一旦授予,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退款、换货要求。请您在购买获取之前确认好 是您所需要的资源

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请勿直接商用。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