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力图避开主流叙述的认识定式,在挖掘最新史料的基础上,以隔代人的视角,对中国近现代史上若干人物或重大事件重新阐释和反思。书中无论是陶希圣眼中的胡适,朋友记忆里的殷海光,还是苏雪林笔下的鲁迅;无论是李敖与其伯乐萧盂能的恩怨纠葛,名门之媛陶琴薰五十七年佳人薄命,还是“高陶事件”主角之一高宗武七年从政的隐暗幽微;抑或四卜多年前那一场沸反盈天的“中西文化论战”,以及震惊世人的“雷案” 背后的故事;展现的多是为人所一知半解者的陌生面。立足今天盘点对历史的事后之明或许不难,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当事人饱含温存的那份了解之同情。
这是一本极具温故意义的书,内容别开生面,作者以隔代人的视角,对中国近现代史上若干人物或重大事件重新阐释和反思,再现了这些知识分子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不仅是对他们传奇经历和人生态度的探寻,更是对中国当代历史的重温与回顾。
上辑
从政七年如咯血——高宗武旧事
《独立评论》中的陶希圣
公竟渡河的悲剧——陶希圣从政之痛
名门之媛陶琴薰
陶希圣眼中的胡适
在“民主与独裁”中的胡适
胡适为何屈就东方图书馆馆长
胡适先生签名本——《师门五年记》及其他
下辑
殷海光其人其事
一个时代的一群人与一本杂志
“雷案”背后的故事(附:关于《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这本书)
君子绝交不出恶声——雷震与王云五的笔墨官司
两个浙江人
久违了,朱养民先生
苏雪林论鲁迅
四十多年前的一场“中西文化论战”——《文星》杂志与一桩诉讼
萧孟能晚年的悲情
泰山无字碑:从无字到有字
后记
这本书中大部分文章散见于各类报纸杂志,仅有一篇是未刊稿。
对我个人而言,此书可看成是一次阶段性的总结与回顾。在几年来“ 思与文”的过程中,尽管收获甚少,却感到了某种充实。这些文章的内容,大都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某些人物和事件有关,姑且称之为“有关历史的随笔”。之所以是“随笔”而非学术研究,因为在这个领域里,我只是 “边缘作者”而已。作为一个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的人,对历史的关注与反思,完全来自于个人的兴趣。
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出入历史的方式。我比较欣赏史学家唐德刚先生的一个观点:“学术文章,不一定必须行文枯涩。言而有据,也不一定要句句加注,以自炫博学。美国文史学界因受自然科学治学方法之影响,社会科学之著述亦多佶屈聱牙,每难卒读。治史者固不必如是也。”不过,除却唐先生所说的“行文枯涩”的弊病之外,长期以来,在某种意识形态所规定的认识要求和叙述模式下,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诠释,每每产生一种定式,其结果往往“以偏概全”,远离历史真相,“鲜有衷心信服者矣 ”。犹记得那年,溽暑炎炎的一个下午,我与《“高陶事件”始末》作者陶恒生先生在他上海寓所倾心交谈。其父陶希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我原本担心这样的交谈,很可能陷入“情绪化”或“家族化 ”。然而出乎意料,恒生先生对官修历史的评价始终未置一词,只是说在面对“汉奸”这个刺人的字眼时,心中不免有点“隐隐作痛”。臧否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最接近事实的研究方法之一,就是返回历史现场或相关的背景、细节之中,爬罗剔抉、排沙简金,做到无征不信。当然,在有限的条件下,想真正接近历史真相是相当困难的。所以,设若在“史实 ”与“史事”之间选择,我似乎更愿意在“史事”方面做一些探寻工作,并从中温故而知新,一如我的朋友冯克力所说的那样,“从历史的投影里打捞智慧”。
感谢广西师大出版社将这些文字结集出版。是为记。
范泓 2007年4月26日于金陵城西寓所
作者简介 · · · · · ·
范泓,1955年生。现居南京,供职某新闻单位。2000年以来,在《南方周末》、《文汇报》、《老照片》、《温故》、《书屋》、《随笔》及《传记文学》(台湾)等报刊发表多篇文章,著有《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与李敖打官司》等。
目录 · · · · · ·
【上辑】
从政七年如咯血——高宗武旧事
《独立评论》中的陶希圣
公竟渡河的悲剧——陶希圣从政之痛
名门之媛陶琴薰
陶希圣眼中的胡适
在“民主与独裁”中的胡适
胡适为何屈就东方图书馆馆长
胡适先生签名本——《师门五年记》及其他
【下辑】
殷海光其人其事
一个时代的一群人与一本杂志
“雷案”背后的故事
(附:关于《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这本书)
君子绝交不出恶声——雷震与王云五的笔墨官司
两个浙江人
久违了,朱养民先生
苏雪林论鲁迅
四十多年前的一场“中西文化论战”——《文星》杂志与一桩诉讼
萧孟能晚年的悲情
泰山无字碑:从无字到有字
【后记】
· · · · · ·
[解压密码] :http://361tsg.com
-
-
下载参考地址:
-
隔代的声音:历史劲流中的知识人
-
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