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医解剖学文献研究
作 者 : 闫敏敏
学位授予单位 : 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名称 : 硕士
导师姓名 : 黄作阵
学位年度 : 2019
关键词 : 考据;清代;西学东渐;中西汇通;中医解剖;中医学史
摘 要 : 背景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医学基础学科,在中、西医学体系中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到历史环境、民族文化等多因素的影响,中医解剖学未能形成系统的专门学科,致使较多学者在进行中西医学比较研究时多将解剖学作为中医的一块突出短板。但实际上,中医在构建包括脏腑、经络等基础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并不缺少解剖知识的支撑,其早期水平甚至领先于欧洲,只是后来未能顺势发展下去。近代以来,学者们就中医解剖学发展缓慢的原因、中国医史上的解剖学史料、解剖学与中医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研究,但在结合社会学术背景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分析其时代特征上则尚嫌欠缺。清代中国经历了社会性质、学术思潮等多方面的变化,中医解剖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也呈现出与之相应的特点,故本文从文献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对清代中医解剖学的代表著作进行考证分析研究,以期为中国医学史的补充与完善提供可资借鉴的材料,为中医解剖学的学科建设与名词规范化有所助益。目的本文以史为纲,根据重要历史事件及学术背景将清代中医解剖学史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选取每个时期中医解剖学的代表著作,从成书背景、学术特点、解剖成就与不足等方面进行考证分析研究,旨在系统梳理清代中医解剖学史,总结其发展特点,为中国医学史提供补充完善之资,为中医解剖名词的规范化有促进之力,为研读利用中医骨伤、针灸等古籍著作有相助之功。方法综合运用文献学、训诂学、历史学、对比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对清代不同时期中医解剖学代表著作的作者生平、成书背景、内容特点、解剖成就与不足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对《释骨》与《医林改错》中的解剖名词进行了重点考证。结果1.我国解剖学始于远古,发于新莽,成于晋唐,盛于北宋,传于明,止于清。《内经》中首次出现“解剖”一词,并且有了较为系统的解剖学知识,北宋时期是我国解剖学发展的高峰。清代出现了解剖学的革新活动,但晚清以后随着西方解剖学的广泛传播,中医解剖变革夭折在萌芽期。2.明季清初,受第一次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以方以智、王宏翰为代表的学者积极吸收西方人体解剖学的成果,并尝试将之融入中医理论中来,汇通中西,创立新说,惜因临床实用价值不大而影响寥寥。3.清中期,受乾嘉学派“求实”精神的影响,吴派学者沈彤著《释骨》一书,结合《说文解字》《玉篇》等字书对《黄帝内经》中有关人体骨骼的名词进行了考证研究,在内经语译、骨度研究及针灸经穴应用上具有重要价值;王清任结合在坟岗、刑场观察尸体的亲身经历,历时42年撰就《医林改错》,强调人体解剖结构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虽有解剖组织的新发现,但因缺少全面认识而致说理多有讹舛,其书刊行后引起极大反响,毁誉参半,然受历史社会因素的影响,其革新性价值亦未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4.清代晚期,甲午战争以后,西方解剖学自粤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一部分中医人士首先接触到西方解剖学,从比较的角度对中西医学进行了汇通研究,以陈定泰、周振武、罗定昌、朱沛文等为代表,从解剖角度对中医脏腑、经络、生理等进行阐释。然随着西方教会医院在中国的建立及西医著作的传播与普及,中国医学进入现代化,中医解剖学的发展亦随之止步。结论1.进入清代,中医内部已出现了解剖学现代化的萌芽,王清任《医林改错》的问世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与研究,一部分学者开始从钻研经典医籍中抬起头来,重新审视中医古籍中对人体脏腑解剖形态的记载,但受到历史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医解剖学自发进入现代化研究的可能性被扼杀在萌芽之中。2.中医学是一个包容性与排斥性并存的学科体系,这一特点在清代中医解剖学的发展历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两次西学东渐中,中医界人士都积极吸收西方医学先进成果并试图将之融汇纳入中医理论体系当中来,但从王清任及其《医林改错》的影响来看,中医学又表现出了它的排斥性,与之核心支柱性理论不相容的学说和知识进入这一体系并得到承认是有很大难度的;同时,中医学又是十分注重实用性的学科,王宏翰虽早在明末清初就尝试进行了中西医学汇通的工作,但因其在临床应用方面未能发挥实际作用而不被重视,而王清任从瘀论治的理论与方法因临床疗效突出却迄今为人所学。

      • 温馨提示:
      • 在微信、微博等APP中下载时,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
      • 这时请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然后再请下载浏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