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经鼻海绵窦的解剖研究和入路选择
作 者 : 蒋霖
学位授予单位 : 东南大学
学位名称 : 硕士
导师姓名 : 游洋
学位年度 : 2017
关键词 : 海绵窦;解剖;内镜;经鼻入路
摘 要 : 目的:通过内镜各经鼻入路至海绵窦区的解剖学研究,探讨海绵窦解剖特点。研究解剖入路中各阶段的解剖标志,分析和比较各经鼻入路间解剖学数据和形态学特点间的差异,为临床手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6具新鲜的国人成人带颈头颅标本,男性4例,女性2例。10具国人干性颅骨标本。新鲜标本行红、蓝乳胶血管灌注后,90%乙醇脑组织固定后低温保存。干性颅骨标本行矢状位剖开后保存。使用0度、30度内镜,按内镜经同侧鼻蝶标准入路、经鼻切除中鼻甲翼突入路、对侧标准入路、内镜经鼻标准入路联合对侧入路完成手术模拟。测量并记录各入路各阶段的解剖标志及解剖数据。结果:蝶窦开口、后鼻孔、蝶腭孔、翼管、鞍结节、颈内动脉隆起、视神经隆起、上颌神经隆起是各经鼻至海绵窦入路的重要解剖标志。蝶腭孔位于中鼻甲根部附近,其形态不一,最大直径维持在6.71±1.9mm,其前缘至鼻棘的距离为51.34±3.2mm,前缘至翼管前口的距离为3.12±2.9mm,前缘至中鼻甲根部的距离为10.89±3.4mm,前缘至上鼻甲根部的距离为8.91±1.9mm,前缘至下鼻甲根部的距离为13.11±3.1mm。而蝶窦开口下缘至后鼻孔上缘距离18.0±2.3mm,两侧鞍旁段颈内动脉内侧缘最短距离为11.1±2.8mm,两侧鞍旁段颈内动脉内侧缘最宽距离13.6±3.2mm。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形态可多变,可有C形,L形,倒L形,S形等。可分为5段,分别为上水平段,前垂直段,下水平段,隐藏段及斜坡旁段。海绵窦颈内动脉段的四个主要分支分别是眼动脉、脑膜垂体干、McConnell动脉、及下外侧干。眼动脉几乎恒定起源于上水平段头侧;脑膜垂体干多起源于下水平段内侧(6/12)及隐藏段内侧(6/12);下外侧干多起源于下水平段外侧(6/12)、隐藏段外侧(4/12)及前垂直段外侧(2/12);McConnell动脉多起源于下水平段内侧(4/12)及隐藏段内侧(2/12)。结论:内镜下鼻腔至海绵窦区各阶段都存在恒定可靠的解剖标志,内镜下经鼻切除中鼻甲经翼突入路及标准入路联合对侧入路可显著扩大海绵窦腹侧壁的暴露范围。入路的选择与蝶窦气化类型及程度以及病变所处海绵窦区的间隙相关。
-
-
下载参考地址:
-
内镜经鼻海绵窦的解剖研究和入路选择.caj
-
-
-
- 温馨提示:
- 在微信、微博等APP中下载时,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
- 这时请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然后再请下载浏览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