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不会飞的鸟类,鸡在全球广泛的分布与人类活动自然密切相关。
【图注】对于世界各地的大部分人来说,鸡都是一种常见的动物。摄影:Anthony Lee
鸡原产于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中,但在过去的约8000年中被驯养并传播到全球各地,成为最有价值的家禽之一。这些害羞的森林鸟类并不具备长途飞行的能力,也不是候鸟,因此,它们只能借助人类的力量来到全球。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并不只是一个驯化的过程,而且跟人类全球化的活动密切相关。
达尔文首先提出,所有的家鸡都源于一个原始物种,被称为红原鸡(Gallus gallus)。此前有人称,人类驯养鸡的最早线索来自中国的遗址——这里发现了10000-8000年前的鸡骨头(West and Zhou, 1988; Xiang et al., 2014),然而对于这些所谓鸡骨头的深入研究发现,它们中的大部分甚至全部其实是环颈雉(ring-necked pheasant),一种常见的中国物种,并不是鸡。来自中国的关于家鸡驯化的最早证据仍具争议,但来自印度北部的印度河谷中的鸡遗骸证明,家鸡在4000年前已存在于南亚。
DNA分析等新型分子技术的崛起,让科学家得以在一个新的深度研究家鸡驯化。先前一个关于线粒体DNA的研究显示,家鸡确实起源于红原鸡,并且表明在泰国曾经有人驯化过鸡。更近期的研究则显示,家鸡驯化至少分别发生在亚洲的三个地点 (Liu et al., 2006) 。此外,家鸡曾与当地不同的野生原鸡杂交:家鸡中常见的黄腿这一性状,其基因就不是来自直系祖先红原鸡,而是它的亲戚灰原鸡Gallus sonneratii (Eriksson et al., 2008)。
接着这些野鸡离开它们的自然生存空间,从东南亚开启了前往各地的旅行。在公元前3000到前2000年前的这段时间里,家鸡到达了西亚和近东地区,并在公元前8世纪由腓尼基人引进了欧洲(Perry-Gal et al., 2015)。在此之前,鸡大多被用在重要的仪式和象征上,在早期中华文明中陪葬的鸡、鸡陶器和鸡文字中就可见一斑。当鸡抵达了欧洲后,考古文物中的鸡残骸就变得更丰富了,这表明此时鸡已正式成为欧洲家禽的一员,传说维京海盗殖民冰岛时就带上了鸡。
今天家鸡的生理特征越来越多样化,不同的鸡,其大小、身体比例、羽毛颜色、行为,以及与肉质和产蛋量都有所不同。尽管人们认为许多现代品种出现得相对较晚(18-19世纪才出现),但历史文献中的证据表明,早在罗马时期人们就在对鸡的品种实施选育,几个地区曾拥有自己独特的家鸡(de Cupere et al., 2005)。
人们认为带动鸡从亚洲向南、向东传播的使者是全球最早的农民——南岛人。他们在大约5000年前从中国大陆散布到东南亚岛屿,带上了陶器和包括猪狗等家养动物的农产品(Bellwood and Dizon, 2006)。尽管这个地区文物中鸡的遗骸非常稀少,人们依然假设鸡也随着南岛人一起来到东南亚岛屿。后来当波利尼西亚人殖民了这些太平洋群岛时,他们也带上了鸡。鸡遗骨遍布了整个太平洋地区的考古地点,在夏威夷考艾岛上,波利尼西亚人800年前引进的鸡在无人饲养的情况下又变回野生的了。一些有争议的证据甚至表明,是波利尼西亚人首先将鸡带到了南美(Storey et al., 2007)——远早于哥伦布踏上美洲大陆的时候。
由于波利尼西亚人把鸡带到了如此广阔的地方,人们自然觉得当他们在13世纪殖民新西兰时也是如此。但在早期波利尼西亚文物中却并没有鸡。难道它们被忽视了?或是死于疾病或捕食者?还是当地大量可以轻松捕获鸡的大型走禽让人们放弃养鸡?亦或是它们最开始就没来到这片土地?为了解决鸡到底何时抵达新西兰的问题,研究者们利用放射性碳测年法来评估了三块也许能追溯到波利尼西亚人殖民时期的鸡骨头的年龄。
【图注】来自新西兰南岛的鸡腿骨。放射性碳测年法显示,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库克船长第二次航行前后的时间。来源:Paul Scofield, Canterbury Museum
令人惊奇的是,这三块骨头原来很年轻:它们被宰杀的时间分别大约在1756、1757和1840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放射性碳测年法得出的是年龄范围而非精准的年龄值(Wood et al., 2016)。这些时间晚于波利尼西亚人的到来,而早于欧洲永久居民的到来,但它们的年代范围与库克船长1773年第二次航行到达新西兰的时间吻合。除此之外,历史记录表明库克船长还几次赠送了几只公鸡和母鸡给当地的毛利人。没人知道这几只鸡后来怎么样了,研究者也不确定这三块鸡骨头是不是来自这几只礼物鸡,或是它们的后裔。
毛利人各个部落之间的交易记录显示,鸡作为一种食物在毛利人中间迅速普及开来。除了鸡肉比较好吃之外,可能还有更多原因。在人类到来之前,住在新西兰的是一群独特的陆生动物,包括恐鸟等大型走禽以及大量群居的海鸟。但在波利尼西亚人登陆后的两个世纪里,许多本土动物逐渐灭绝。此外,波利尼西亚东部的线索表明,长途贸易此时已几乎停滞,意味着毛利人的远程航海能力可能已经消失。随着蛋白质来源急剧减少,又无法通过长途贸易来获得供给,毛利人就面临着食物短缺问题,而鸡的到来也许带来了安慰。
尽管这三块骨头有着“新西兰最古老鸡骨头”的名声,这些骨头并不能解答这些鸡是否由最早的波利尼西亚人引进新西兰的问题。不过,研究者认为,如果鸡确实是随着早期波利尼西亚人的船来到新西兰并成为殖民者食谱的一部分,那它们的骨头在早期波利尼西亚文物中应该更丰富一些,就像在其他波利尼西亚岛屿上那样。新西兰遍布着大量容易捕获的陆生动物,或许是人们放过了鸡的充足理由。
撰文 Hanneke Meijer
翻译 邓月
审校 丁家琦
来源:环球科学
原文链接: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16/aug/24/how-did-the-chicken-a-shy-forest-bird-migrate-around-the-globe-new-zea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