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曹操《短歌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曹操《龟虽寿 / 神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曹操《龟虽寿》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曹操《短歌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
曹操《短歌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龟虽寿》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曹操《短歌行》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
曹操《蒿里行》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曹操《短歌行》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
曹操《蒿里行》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曹操《短歌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曹操《观沧海 / 碣石篇》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
曹操《短歌行》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曹操《观沧海 / 碣石篇》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曹操《观沧海 / 碣石篇》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曹操《短歌行》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曹操《观沧海 / 碣石篇》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
曹操《短歌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曹操《观沧海》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
曹操《蒿里行》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曹操《蒿里行》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
曹操《短歌行》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曹操《观沧海》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
曹操《短歌行》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
曹操《短歌行》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
曹操《蒿里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
曹操《苦寒行》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
曹操《苦寒行》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
曹操《蒿里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曹操《观沧海》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曹操《短歌行》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
曹操《龟虽寿》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
曹操《冬十月》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
曹操《述志令》
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
——
曹操《艳》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
曹操《薤露》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
曹操《蒿里行》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
曹操《却东西门行》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
曹操《却东西门行》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
曹操《苦寒行》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
曹操《短歌行》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
曹操《薤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
曹操《龟虽寿》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
曹操《薤露》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
曹操《短歌行》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
曹操《苦寒行》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
曹操《秋胡行·其一》
乡土不同,河朔隆寒。
——
曹操《土不同》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
曹操《却东西门行》
天地间,人为贵。
——
曹操《度关山》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
曹操《短歌行》
受赐圭瓒,秬鬯彤弓。
——
曹操《短歌行》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
曹操《蒿里行》
唯有杜康。
——
曹操《短歌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曹操《冬十月》
歌以咏志。
——
曹操《冬十月》
陶陶谁能度?
——
曹操《精列》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
曹操《短歌行》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
曹操《短歌行》
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
——
曹操《述志令》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
曹操《述志令》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
——
曹操《述志令》
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
曹操《述志令》
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
——
曹操《述志令》
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
——
曹操《述志令》
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
——
曹操《述志令》
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
——
曹操《述志令》
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
——
曹操《述志令》
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
曹操《土不同》
得之未闻,庶以寿考。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
曹操《土不同》
瓮中无斗储,发箧无尺缯。
——
曹操《谣俗词》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
曹操《却东西门行》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
曹操《却东西门行》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
曹操《却东西门行》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
曹操《秋胡行·其一》
牛顿不起,车堕谷间。
——
曹操《秋胡行·其一》
夜夜安得寐,惆怅以自怜。
——
曹操《秋胡行·其一》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
曹操《秋胡行·其一》
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
——
曹操《秋胡行·其一》
徨徨所欲,来到此间?
——
曹操《秋胡行·其一》
世言伯阳,殊不知老。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长乐甫始宜孙子。
——
曹操《气出唱》
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
曹操《精列》
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
——
曹操《精列》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
曹操《短歌行》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
曹操《短歌行》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
曹操《度关山》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
曹操《短歌行》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
曹操《度关山》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
曹操《薤露》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
曹操《薤露》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
曹操《冬十月》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
曹操《苦寒行》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
曹操《苦寒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
曹操《薤露》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
曹操《苦寒行》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
曹操《苦寒行》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
曹操《苦寒行》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
曹操《苦寒行》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
曹操《苦寒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
曹操《蒿里行》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
曹操《薤露》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
曹操《薤露》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
曹操《冬十月》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
曹操《冬十月》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
曹操《度关山》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
曹操《度关山》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
曹操《度关山》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
曹操《度关山》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
曹操《度关山》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
曹操《度关山》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
曹操《度关山》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
曹操《度关山》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
曹操《短歌行》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
曹操《龟虽寿》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
曹操《冬十月》
幸甚至哉!
——
曹操《冬十月》
修奉贡献,臣节不坠。
——
曹操《短歌行》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
曹操《短歌行》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专征,为仲尼所称。
——
曹操《短歌行》
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
曹操《短歌行》
齐桓之功,为霸之道。
——
曹操《短歌行》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
曹操《度关山》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
曹操《度关山》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
曹操《度关山》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
曹操《短歌行》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
曹操《短歌行》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
曹操《短歌行》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
曹操《短歌行》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
曹操《短歌行》
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
曹操《精列》
莫不有终期。
——
曹操《精列》
思想昆仑居。
——
曹操《精列》
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
——
曹操《精列》
志意在蓬莱。
——
曹操《精列》
周孔圣徂落,会稽以坟丘。
——
曹操《精列》
会稽以坟丘。
——
曹操《精列》
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
曹操《气出唱》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
曹操《短歌行》
君子以弗忧。
——
曹操《精列》
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
——
曹操《精列》
游君山,甚为真。
——
曹操《气出唱》
磪䃬砟硌,尔自为神。
——
曹操《气出唱》
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
——
曹操《气出唱》
东西厢,客满堂。
——
曹操《气出唱》
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
——
曹操《气出唱》
赤松王乔,亦云得道。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歌以言志。
——
曹操《秋胡行·其一》
有何三老公。
——
曹操《秋胡行·其一》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飖八极,与神人俱。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愿登泰华山。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道深有可得,名山历观。
——
曹操《秋胡行·其一》
遨游八极,枕石嗽流饮泉。
——
曹操《秋胡行·其一》
沉吟不决,遂上升天,歌以言志。
——
曹操《秋胡行·其一》
我居昆仑山。
——
曹操《秋胡行·其一》
正而不谲,辞赋依因。
——
曹操《秋胡行·其一》
经传所过,西来所传。
——
曹操《秋胡行·其一》
坐盘石之上,弹五弦之琴,作为清角韵。
——
曹操《秋胡行·其一》
意中迷烦,歌以言志。
——
曹操《秋胡行·其一》
晨上散关山。
——
曹操《秋胡行·其一》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
——
曹操《秋胡行·其一》
负揜被裘,似非恒人,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
——
曹操《秋胡行·其一》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
曹操《却东西门行》
奈何此征夫,安得去四方!
——
曹操《却东西门行》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
曹操《却东西门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
曹操《却东西门行》
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万国率土,莫非王臣。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仁义为名,礼乐为荣。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明明日月光。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大人先天,而天弗违。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不戚年往,忧世不治。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存亡有命,虑之为蚩。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四时更逝去。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戚戚欲何念?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欢笑意所之。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壮盛智惠,殊不再来。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爱时进趣,将以惠谁?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泛泛放逸,亦同何为?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戚戚欲何念。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友来从我贷,不知所以应。
——
曹操《谣俗词》
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
曹操《述志令》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
——
曹操《述志令》
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
——
曹操《述志令》
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
——
曹操《述志令》
然不能得如意。
——
曹操《述志令》
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
——
曹操《述志令》
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
曹操《述志令》
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
曹操《述志令》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
——
曹操《述志令》
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
——
曹操《述志令》
天地何长久。
——
曹操《秋胡行 其二》
临观异同,心意怀犹豫,不知当复何从?
——
曹操《艳》
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
——
曹操《艳》
锥不入地,蘴藾深奥。
——
曹操《土不同》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
曹操《土不同》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
——
曹操《土不同》
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
——
曹操《述志令》
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
曹操《述志令》
幸而破绍,枭其二子。
——
曹操《述志令》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
曹操《述志令》
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
曹操《述志令》
夫能以大事小也。
——
曹操《述志令》
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
——
曹操《述志令》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
曹操《述志令》
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
曹操《述志令》
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
——
曹操《述志令》
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
——
曹操《述志令》
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
——
曹操《述志令》
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
——
曹操《述志令》
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
——
曹操《述志令》
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
曹操《述志令》
皎皎如月,何时可掇?
——
曹操《短歌行》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
曹操《短歌行》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
曹操《短歌行》
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
——
曹操《述志令》
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
——
曹操《述志令》
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
——
曹操《述志令》
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
曹操《述志令》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