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制作食品,据说防癌,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旧时蜀人饭桌,魔芋食品叫黑豆腐,低贱不起眼,与凉粉同类。凉粉放蒜泥,加熟油辣子,除了下饭,还可做零食。黑豆腐切成条烩酸菜,放豆瓣酱,仅可上桌而已,没资格当零食。偶有例外,就是炎夏小贩叫卖红糖黑豆腐。不用筷子,站在街边,端着碗喝。这是贫家小孩的廉价冷饮,今已绝迹。好了,现在能防癌,地位升上去,可登宴聚了。川菜魔芋烧鸭,现已闻名全国。
魔芋别名鬼芋,属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先花后叶。其地下块茎扁球形,有毒,误食而生幻觉,就会着魔见鬼,故名。吾国先民苦饥,设法去毒。先是洗净擦干,切成片段,又以草灰浸出之水,煮十余沸,又以清水漂五六遍,然后换水,下锅再煮。煮成一锅浓稠浑汤,冷后冻结,便是黑豆腐了。峨眉山寺僧雪埋黑豆腐,使之凝成冰砖,春暖雪化,黑豆腐遂成泡沫塑料状,叫雪魔芋。此物配菜肴,吸汤汁,特入味,且有咬劲供嚼,故为著名土产。
魔芋在古书上名蒟蒻(jǔruò),首见于左思的《蜀都赋》。蒟蒻之名甚怪,因为蒟是蒟树,结果实如桑葚,可做蒟酱,蒻是香蒲,可织草席,都与魔芋无关。把两种植物名合成另一种无关的植物名,好比把猪叫作“牛羊”,实在不通。蒟蒻之名以音求之,当是鬼芋。鬼音guǐ,蒟音jǔ,可互转;其理正如英文g,在girl读刚音gé,在German读柔音jí。汉语也有此例,在古书上,革命的“革”读gé,病革的“革”读jí(同亟),正是g和j的互转。然后说蒻,音ruò(同弱),与芋yù音近。中国是那样大,古代交通困难,各地有其土音。某地,鬼读jǔ,芋读ruò,写出来就成为蒟蒻了。异地读者见到这两个陌生字,万想不到就是鬼芋、魔芋的别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