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人嗜一种腥臭的野菜,名叫鱼腥草,又叫臭菜。尤其可异的是,用水淘洗一遍,掐断生吃。或用沸水一烫,凉拌吃。据说味美,还能清火降热。鱼腥草为多年生水草,茎高不过尺余,心形叶互生,茎下端伏地生根,上端直立,聚生水沟阴湿处。可能由于猪常用鼻拱出嫩根大嚼,所以又名猪鼻拱,音讹成猪屁股,实在不雅。鱼腥草的根,另名蕺儿根。可以推想,鱼腥草古名蕺。草头下面的戢,表音兼表意。《诗经·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毛传》曰:“戢,聚。”此草聚集而生,所以古人名之为戢,加个草头,不亦雅乎!
《说文解字》无蕺,但有草头下面一个祖字,释曰“菜也”。许慎北人,未见过鱼腥草,不知其详,只能简释为一种菜。据《广雅》说,这就是蕺,字作草头下面一个租字。窃以为皆错了,字应作菹,见于《贾谊新书》,比《说文解字》早。那上面说:“楚惠王食寒菹而得蛭,因遂吞之。”寒菹就是凉拌鱼腥草。厨人未淘洗净,故有蚂蟥。不愿厨人受诛,所以悄悄吞了。鱼腥草生长江以南,楚惠王嗜此,亦宜有之。《新华字典》有菹。第一释为草头下面一个俎字的简体,义为酸菜。第二释为“多年生水草,可做饲料”,亦确。但应补上:“即鱼腥草,又名臭菜,可食用。”这样就完备了。《说文解字》亦宜附上菹字。沮在这里既表音又表意。此草生在沮洳(烂泥塘),所以古人名之为沮,加个草头。不过宜注明有异味,免致北人妄尝,作三日呕。
声明:本文章资源来源于网络整理,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联系方式QQ:2879219949,Emil:28792199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