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全集》内容简介······
《鲁迅全集》最早的版本,由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辑,收入作者的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共二十卷,于一九三八年印行;新中国成立后,由我社重新编辑的版本,只收作者自己撰写的著作,包括创作、评论、文学史专著以及部分书信,并加了必要的注释,共十卷,于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八年间印行。
本版《全集》的编辑、注释工作,是在十卷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内容方面增收了《集外集拾遗补编》、《古籍序跋集》、《译文序跋集》和日记,以及迄今为止搜集到的全部书信,共十五卷;另加附集一卷,收作者著译年表、《全集》的篇目索引和注释索引。作者翻译的外国作品和校辑的文史古籍,以及早期摘编中外书报资料而成的《中国矿产志》和生理学讲义《人生象教》都未收入。
注释方面,这次对十卷本的注释作了一些修订和增补;原来未加注释的《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要》,都已加注;增收的《集外集拾遗补编》等三种和书信、日记,也都加了简要的注释。
《鲁迅全集》评论:
按語:因要重新整理自己的魯迅研究,從電腦的檔案夾裡把一篇一篇的舊作重新翻了出來。又遇見了這篇久違了的〈邁向純粹的語言:以魯迅的「硬譯」實踐重釋班雅明的翻譯論〉。回想起來,這可是自己第一篇發表的學術論文,寫作的時候(2001年)也恰好是自己直到目前為止人生中最灰暗的一段時期。在那段日子裡,我開始明白學術是何等脆弱無力。面對野蠻和無理的外部力量,一切苦心經營的論證、一切東奔西跑辛苦搜集得來的引語和證據,都可以在轉瞬間被壓毁、被貶為一錢不值的廢話。這篇冗長瑣碎的文章正是在這種境況中完成的,發表的時候根本不曾奢望它會引起任何微弱的回響,心裡很清楚,古往今來有多少文字被淹沒於時間的長河裡。所以,每次讀到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譯者的天職〉(“The Task of Translator”)中談及「上帝的紀念」(God’s remembrance)的句子時,都不禁潸然淚下:「譬如,某君可以談論難以忘懷的生活或時刻,儘管所有人都已經忘掉了它。如果這樣一種生活或時刻的本質要求它不能被忘卻,這種屬性所意味的便不是虛妄,而只是意味著一種人們沒有達成的要求,而這也明確地指向另一能達成這一要求的領域:上帝的紀念[……]。」某些時刻,儘管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將之忘得一乾二淨,但「上帝」總會念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