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感染肉食兽中的犬科(尤其是幼犬)、鼬科及一部分浣熊科动物的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传染病。病犬早期表现双相热型、急性鼻卡他,随后以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的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少数病例出现鼻部和脚垫的高度角化。
[病原]CDV在分类上属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核酸型为单股RNA,病毒粒子呈圆形或不整形,有时呈长丝状。研究证实,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动物和不同临床病型的CDV毒株属同一个血清型。
CDV对热和干燥敏感,50~60℃30分钟即可灭活,在炎热季节CDV在犬群中不能长期存活,这可能是犬瘟热多流行于冬春寒冷季节的原因。在较冷的温度下,CDV可存活较长时间,在2~4℃可存活数周,在-60℃可存活7年以上,冻干是保存CDV的最好方法。
CDV对紫外线和有机溶剂敏感,最适pH7.0,pH4.5~9.0条件下均可存活。0.75%石炭酸和0.3%季胺类消毒剂4℃10分钟不能灭活病毒,临床上常用3%的氢氧化钠作为消毒剂,效果很好。
[流行病学]CDV的自然宿主为犬科动物(犬、狼、丛林狼、豺、狐等)和鼬科动物(貂、雪貂、白鼬、臭鼬、伶鼬、南美鼬鼠、黄鼠狼、獾、水獭等)。在浣熊科动物中,曾在浣熊、蜜熊、白鼻熊和小熊猫中发现。近年来,发现海豹、海狮等可感染CDV。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发,有一定的周期性。据报道,每隔3年有一次大的流行。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以不满1岁的幼犬最为易感,犬群中自发性犬瘟热发生的年龄与幼犬断乳后母源抗体的消失有关。
病犬是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病毒大量存在于鼻汁、唾液中,也见于粪便、泪液、血液、脑脊髓液、淋巴结、肝、脾、心包液中。主要传播途径是病犬与健康犬直接接触,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曾有报道CDV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造成流产和死胎。尚未发现有节肢动物传播CDV的报道。
[症状]犬瘟热的潜伏期随传染来源的不同,长短差异较大。来源于同种动物的潜伏期3~6日,来源于异种动物的潜伏期有时可长达30~90日。
犬瘟热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病毒的毒力、环境条件、宿主的年龄和品种及免疫状态有关。50%~70%的CDV感染呈现亚临床症状,表现倦怠、厌食、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重症犬瘟热感染多见于未接种疫苗的幼犬。自然感染早期发热常不被注意,表现为结膜炎、干咳,继而转为湿咳、呼吸困难、呕吐、腹泻、里急后重、肠套叠,最终因严重脱水和衰弱而导致死亡。
犬瘟热的神经症状通常在7~21日出现,也有一开始发热时就表现出神经症状者。通常依据全身症状的某些特征表现预测出现神经症状的可能性,幼犬的化脓性皮炎通常不会发展为神经症状,但鼻部和脚垫的表皮角化可引起不同类型的神经症状。犬瘟热的神经症状是影响预后和感染恢复的最重要因素。由于CDV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不同,临床症状有所差异。大脑受损表现癫痫、好动、转圈和精神异常;中脑、小脑、前庭和延髓受损表现为步态及站立姿势异常;脊髓受损表现为共济失调和反射异常;脑膜受损表现为感觉过敏和颈部强直。咀嚼肌群反复出现阵发性颤搐是犬瘟热的常见症状。
幼犬经胎盘感染可在28~42日时产生神经症状。母犬表现为轻微或不显症状的感染。妊娠期间感染CDV可出现流产、死胎和仔犬成活率下降等症状。
新生幼犬在永久齿长出之前感染CDV可造成牙釉质的严重损伤,牙齿生长不规则,此乃病毒直接损伤了处于生长期的牙齿釉质层所致。小于7日龄的幼犬实验感染CDV还可表现为心肌病。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抑郁、厌食、虚脱和衰竭。病理变化以心肌变性、坏死和机化作用为特征,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
犬瘟热的眼睛损伤是由于CDV侵害眼神经和视网膜所致。眼神经炎以眼睛突然失明、胀大、瞳孔反射消失为特征。炎性渗出可导致视网膜分离。慢性非活动性基底损伤与视网膜萎缩和瘢痕形成有关。
[实验室检验]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检验在犬瘟热的诊断中无太大意义。在表现严重全身性症状和神经症状的幼犬,血液学变化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减少。实验感染新生幼犬可见血小板减少和再生性贫血。通过血常规检查,有时可在外周血循环中,尤其是淋巴细胞中见到包涵体。血沉棕黄层抹片检查则较常发现白细胞中的包涵体,尤其在发病早期更易见到。
[病理变化]CDV为泛嗜性病毒,对上皮细胞有特殊的亲和力,因此病变分布非常广泛。新生幼犬感染CDV通常表现胸腺萎缩。成年犬多表现结膜炎、鼻炎、气管支气管炎和卡他性肠炎。表现神经症状的犬通常可见鼻和脚垫的皮肤角化。中枢神经系统的大体病变包括脑膜充血,脑室扩张和因脑水肿所致的脑脊液增加。
CDV的包涵体通常呈嗜酸性,位于胞浆内,直径1~5μm,可在黏膜上皮细胞、网状细胞、白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中发现。人工感染后35日包涵体仍可在淋巴系统和泌尿道中发现。核内包涵体多位于被覆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和神经节细胞。
[诊断]该病病型复杂多样,又常易与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特氏杆菌、沙门氏菌以及传染性犬肝炎病毒、犬细小病毒等病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所以诊断较为困难。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流行病学资料仅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通过下述方法进行。
(1)病毒分离与鉴定。从自然感染病例分离病毒较为困难。组织培养分离CDV可用犬肾细胞、犬肺巨噬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等。据报道,剖检时直接培养病犬肺巨噬细胞,容易分离到病毒。另外,取肝、脾、粪便等病料,用电子显微镜可直接观察到病毒粒子,或采用免疫荧光试验从血液白细胞、结膜、瞬膜以及肝、脾涂片中检查出CDV抗原,也可在肺和膀胱粘膜切片或印片中检出包涵体。
(2)血清学诊断。包括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
(3)犬瘟热ELISA试剂盒是检测CDV最为简便、快速的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犬场及宠物门诊。犬瘟热病毒和犬腺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纸(韩国安捷公司生产)检测方法见说明书。
[治疗]感染CDV早期应用特异性犬瘟热病毒单克隆抗体或大剂量高免血清,配合犬用干扰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当出现神经症状时,应用特异性犬瘟热病毒单克隆抗体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也可使用病毒唑(利巴韦林)、双黄连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犬感染CDV后常继发细菌感染,可根据病情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普康素等进行治疗,以减少死亡,缓解病情。
根据病犬的病型和病征表现采取支持和对症治疗措施,是增强机体抗病力的关键。对较早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脱水的病犬,要注意补液,同时补充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细胞色素C等。对发热的病犬,可给予双黄连、清开灵、柴胡等。对肺功能差和呼吸困难的病犬,要减少输液量以防止医源性肺水肿,应给予平喘、镇静的药物,如氨茶碱、氯丙嗪、地西泮(安定)等。对出现神经症状的病犬,可口服扑癫酮或苯妥英钠。增加营养,如静脉输注犬血白蛋白,饲喂动物营养膏等可帮助病犬早日康复。
[预防]一旦发生犬瘟热,为防止疫情蔓延,必须迅速将病犬严格隔离,用火碱、漂白粉或来苏儿彻底消毒,停止动物调动和无关人员来往,对尚未发病的假定健康动物和受疫情威胁的其他动物,可考虑用犬瘟热病毒单克隆抗体或高免血清做紧急预防注射,待疫情稳定后,再注射犬瘟热疫苗。
患犬瘟热的康复犬能产生坚强持久的免疫力,因此,防治本病的合理措施是免疫接种。在犬4~6周龄时,可接种进口的二联苗,预防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感染;8~9周龄时再接种进口的六联苗,预防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感染、犬传染性肝炎、犬腺病毒Ⅱ型感染、犬副流感和犬钩端螺旋体病。也可用国产六联弱毒疫苗和五联弱毒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国产六联弱毒疫苗可预防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感染、犬传染性肝炎、犬腺病毒Ⅱ型感染、犬副流感和犬狂犬病。这些疫苗对我国警犬、军犬、实验用犬、宠物犬等病毒性疾病的预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