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6月26日,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向毛主席汇报工作。当时,中国有140多万名卫生技术人员,高级医务人员80%在城市,其中70%在大城市,20%在县城,只有10%在农村,医疗经费的使用农村只占25%,城市则占去了75%。毛主席知悉这样一组数字后大发脾气,指示:“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15%工作,而这15%中主要还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生,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培养一大批 ‘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由他们来为农民看病服务。”

毛主席这个指示是在6月26日作出的,因此卫生部把这个指示又称为“六二六”指示。也正是因为这个指示催生了中国“赤脚医生”。何谓“赤脚医生”?就是乡村中没有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他们掌握有一些卫生知识,可以治疗常见病,能为产妇接生,主要任务是降低婴儿死亡率和根除传染疾病。赤脚医生通常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医学世家,二是高、初中毕业生中略懂医术病理者,其中有一些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挑选出来后,到县一级的卫生学校接受短期培训,结业后即成为赤脚医生,但没固定薪金,他们一方面要背起药箱为农民治病,另一方面还要赤脚扶犁耕地种田,“赤脚医生”名称由此而来。经过卫生部门的组织和业务培训,农村稍有文化的赤脚医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靠“一根银针,一把草药”服务农民。上海市动手较早,“赤脚医生”的叫法,就是首次在上海市川沙县江镇公社出现的。原来,这个公社于1965年夏就开始办医学速成培训班,学期四个月,学的是一般的医学常识以及对常见病的简单治疗方法。学员学成后,回公社当卫生员。在第一批学员中有一个来自江镇公社大沟大队王桂珍,上海川沙县江镇公社卫生院的黄钰祥,他们像过去乡村游医一样走村串户,甚至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治病,事迹在1968年夏被上海《文汇报》以《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为题报道后,立即引起中央宣传部门的重视。当年9月出版的《红旗》杂志第三期和9月1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全文转载了这篇调查报告。

文章先后在三个重头报刊上发表,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这篇文章第一次把农村“半农半医”的卫生员称为“赤脚医生”,让人耳目一新。从此,“赤脚医生”成为半农半医乡村医生的特定称谓,王桂珍则被看作“赤脚医生”第一人,她的形象还被印在了1977年上海发行的粮票上。文章也引起了毛主席的关注。毛主席仔细阅读了9月14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这篇文章,并批示道:“‘赤脚医生’就是好。”毛主席的批示下达后,“赤脚医生”这个词不但随之流行,立即转化成各级党政部门的行动。从此,“赤脚医生”成为“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的特定称谓。按此思路,全国各地在县一级已经成立人民医院、公社一级成立卫生院的基础上,在大队 (相当于现在的村)一级设立了卫生室,构建了农村三级医疗体系。在大队一级卫生室工作的医务人员,都是“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鼎盛时期“赤脚医生”人数在100万以上。当时编辑出版的一本《赤脚医生手册》不仅为解决几亿人的医疗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它的发行量仅次于《毛泽东选集》。这个“半农半医”群体当时是农村的主要医疗力量,也广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农民有个头疼脑热,再不用远赴公社或者县城去医治了,劳动中受的一般创伤能够得到及时治疗。而且,农民们在大队卫生室或者公社卫生院看病,医疗费用主要从公社和大队积累资金中出,除扣少量工分外,社员基本上不花什么钱,有的地方连五分钱的挂号费也不收。到了1985年初,卫生部作出停止使用“赤脚医生”这一称呼的决定,原来的赤脚医生要进行考核,合格的将被认定为乡村医生,取得从医资格后可以继续行医。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至此“赤脚医生”的历史也就结束了。现在“赤脚医生”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