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第
【原文】
臣闻老子曰:“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为取天下。”荀卿[_!:“人主者,以 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C”傅子曰:“士大哭分职而听,诸侯之 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拱己而正矣。”
【译文】
我听老子说过:“用正当的方法治理国家,用诡奇的方法用兵打仗,用清静 无为的方法夺取夭下『荀子说:“做国君的人以知人善任为己任;普通百姓则 以提高发挥自身的能力为己任。”傳子说:“士大夫恭谨各自的职守,诸侯国王i 治理好自己的封国,三公总揽各方从长计议,这样,天孑就可以躬行修身达到i 天下大治了广
【原文】
何以明其然耶?
当尧之时、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田官,夔为乐正,垂为工 师,伯夷为秩宗,皋陶为理官,益掌驱倉。尧不能为一焉,奚以为君,而九子者 为臣,其故何也?尧知九赋之事,使九子各授其事,皆胜其任以成九功。尧遂 乘成功以王天下。
【译文】
如何证明这个道理呢?
在尧的时代,舜做司徒(官名),契做司马(宮名),禹做司空(官名),后稷做 田畴(官名),羡做乐正,垂做工师,伯夷为秩宗,皋陶为理官,益做驱禽c以上 九个方面的事情,尧一个方面的事情也做不了,为什么尧却做了君主,而另外 九人却做了他的臣子呢?因为尧了解他们九人各自的才能,使九人各尽其才, 才尽其用。尧得以在九人享功的基础上称王子天下。
【原文】
汉高帝曰,“夫运筹策于帏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 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 韩信d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
【译文】
汉高祖说:“在营帐中筹策运谋就可以决定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利,我不 知子房(张良字子房);稳定国家局势,安抚百姓,保障军饷军粮源源不断输往 前线,我不如萧何;统帅百万犖师,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 人都是人中豪杰。但却都能为我 所用,这就是我之所以能够夺取天下的原 因。’‘
【原文】
故曰,知人者,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无形者,物之君也;无端者,事之本 也。鼓不预五音,而为五音主;有道者不为五官之事,而为理事之主。君守其 道,官知其事,有自来矣。先王知其如此也,故用非其有如己有贤者恶之,此功 名之所以伤,国家之所以危。汤武一日而尽有夏商之财,以其地封,而天下莫 敢不悦服;以其财赏,而天下皆兑勤。通乎用非其有也。故称高官分职,君之 体也;委任责成,君之体也;好谋无倦,君之体也;宽以得众,君之体也;含垢藏 疾,君之体也。君有君人之体,其臣畏而爱之,此帝王所以成业也.
【译文】
因此说,知人善任是做帝王的人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善于处理具体事物
是做臣子的人应具有的素质;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东西正是看得见摸 得着的有形的物品的主宰;渺茫遥远不可及的东西正是事物的本源。鼓音不 在五者(宮、商、角、徴、羽)之列,却是五音的主导;通晓帝王之道的人不具体去 做众官所做的事情,却是具体理事的人的主导。君主恪守任人之道,百官各司 其事,这是有充分根据的。先王明悉这一道理,所以善于利用他人的长处如同 自己所有一样,这是通晓为君之道的表现◎不通晓为君之道的人则不然:凡事 事必躬亲而不重用有才能的人;不能任用能人,能人必定厌恶他从而远离他。 这就是君王的事业受到损害,政权日趋危机的原因。商汤、周武在一日之内便 拥有了夏朝、商朝的政权和财货,而把所取得的土地分封给各诸侯,天下人莫 不心悦诚服;把所取得的财货赏赐给臣民百姓,天下的人都相互劝勉,拥护商 汤、武王做天子。这是商、汤精通充分利用自己所不具备、他人所具备的长处 的道理所致。所以说,设官分职是为君之本;委任官职,劝勉督察是为君之本; 善于谋划,不知疲倦是为君之本;宽厚待人是为君之本;胸怀宽博,含垢藏疾是 为君之本。做国君的人如果具备做国君的素质,使臣民对国君既敬畏又爱戴, 这是做帝王的能够成就大业的最根本的前提。
任长第二
【原文】
臣闻料才核能,治世之要。自非圣人,谁能兼兹百行,备贯众理乎?故舜 合群司,随才授位;汉述功臣,三杰异称。况非此僖,而可备责耶?
【译文】
我听说识别人才,考核才能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面。若非圣人,谁耗兼通 百行,穷极事物的道理呢?所以舜集合部属,根据各人不同的才能,授予相应 的职位;汉初序列功臣,对三杰所封的爵位和官职也不一样。更何况还有与此 不同的种种复杂人等,怎能求全责备呢?

      • 温馨提示:
      • 在微信、微博等APP中下载时,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
      • 这时请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然后再请下载浏览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