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BCT的上颌磨牙缺失区解剖结构的测量与分析
作 者 : 李初形
学位授予单位 : 南京大学
学位名称 : 硕士
导师姓名 : 邓润智
学位年度 : 2018
摘 要 : [目的]测量上颌磨牙区剩余牙槽嵴高度及剩余牙槽嵴宽度,上颌窦体积、表面积,腭-上颌窦底距,上颌窦外侧壁厚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上颌磨牙的缺失是否会影响上颌窦底向牙槽突方向气化(吸收),引起上颌窦体积的变化;分析剩余牙槽嵴高度及剩余牙槽嵴宽度,上颌窦体积、表面积,腭-上颌窦底距,上颌窦外侧壁厚度与年龄、性别、缺失时间的关系,为上颌磨牙区行种植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收集2014年7月-2017年3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就诊并拍摄CBCT的病人,筛选上颌磨牙区有牙缺失,并且缺失牙有明确时间记录的病例。分别记录病人的年龄,性别,缺失牙位,缺失时间(分为三组:缺失1年内;缺失1-2年;2年以上)。2.提取DICOM格式的CBCT数据,选择符合适用条件的病例,用mimics17.0软件进行重建。测量其上颌磨牙剩余牙槽崤高度、剩余牙槽嵴宽度、上颌窦体积、上颌窦表面积、上颌窦黏膜厚度、上颌窦外侧壁厚度、腭-上颌窦底距。3.隔2月再次测量,取两次测量平均值作为最终数据。4.依据三个实验所需的入选标准,实验一入选169例,实验二入选47例,实验三入选55例。5.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结果用均值±标准差表示,p3mm)的患者为58.6%,年纪大的患者上颌窦黏膜增厚的几率增加,黏膜增厚的患者RRH较小,但上颌窦黏膜增厚对RRW无明显影响。2.左右侧上颌窦体积、上颌窦表面积、上颌窦外侧壁厚度、腭-上颌窦底距无显著性差异(p>0.05)。上颌磨牙缺失侧与非缺失侧上颌窦体积、上颌窦表面积、上颌窦外侧壁厚度、腭-上颌窦底距无显著性差异(p>0.05)。缺失时间对上颌窦体积、上颌窦表面积、上颌窦外侧壁厚度、腭-上颌窦底距无明显影响(p>0.05)。不同性别的上颌窦体积、上颌窦表面积、上颌窦外侧壁厚度、腭-上颌窦底距有显著性差异,男性比女性大。青年组上颌窦体积、腭-上颌窦底距要大于中年组和老年组。3.上颌磨牙区第一磨牙缺失后,左右、缺失时间不同上颌第一磨牙区近中、远中牙槽骨垂直吸收程度无显著性差异。上颌第一磨牙区近中和远中比较吸收程度有显著性差异,远中吸收较多。不同性别上颌第一磨牙远中吸收程度有显著性差异,近中无显著性差异。中年与老年两组与青年组有显著性差异,年龄低的人群釉质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距离均值小。

      • 温馨提示:
      • 在微信、微博等APP中下载时,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
      • 这时请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然后再请下载浏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