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腓骨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作 者 : 韩升辰
学位授予单位 : 延边大学
学位名称 : 硕士
导师姓名 : 方龙云
学位年度 : 2018
关键词 : 腓骨;解剖;腓动脉;腓骨瓣
摘 要 : 目的:分析腓骨血供系统的解剖学分布,为临床制作游离腓骨瓣提供解剖学的相关数据。方法:1.解剖学分析:收集无外伤的成人新鲜下肢标本20侧(男性10侧;女性10侧),经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将灌注好的下肢以腓骨头和外踝为界将小腿分为上、中、下三等分。解剖方法:皮肤纵行切口,以腓骨长轴为中心区域,分别于小腿前正中线做皮肤切口,深度达深筋膜,由切口处向腓骨长轴处剥离并掀起皮肤,保留腓骨长轴附近的穿支,重点是穿腓肠肌及比目鱼肌近腓骨边缘的穿支。充分显露小腿前外侧群及后群肌组织,并沿此间隙进行解剖,在保护腓动脉穿支的情况下充分显露腓动脉及其在腓骨骨膜上的分支。检测腓骨滋养动脉的起点与腓骨头的距离以及血管外径的平均值。2.临床应用:采用游离腓骨瓣治疗右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及骨缺损一例。手术方法:在健侧腓骨头和外踝尖之间画连线,在外踝尖上6 cm处做标记,该标记为腓骨切取最低位置。以腓骨头下15 cm处穿支为中心,腓动脉体表投影为皮瓣轴线,设计椭圆形皮瓣,大小约15 cm× 5.5 cm。沿皮瓣前缘切开皮肤深筋膜。在深筋膜浅层水平向皮瓣后侧缘钝性剥离,于腓骨肌和比目鱼肌间隙找到腓动脉皮支。术中见该皮支穿过比目鱼肌和(?)长屈肌。切断比目鱼肌和(?)长屈肌,在穿支旁0.3 cm处完整切取该穿支。将皮瓣拉开向深部分离,探查腓动脉骨穿支,见腓动脉骨穿支明确存在,将该穿支保护好,在外踝上6cm处截断腓骨。根据右小腿缺损范围确定取腓骨长度(10 cm),确保腓骨近端截断点位于骨穿支近侧,将骨皮瓣向近侧拉开,显露腓动脉主干。切断腓动脉主干,结扎近端,将骨皮瓣完整切取。结果:1.20侧腓骨长度31.4~41.0 cm,平均长度为34.8± 17.3 cm,腓动脉发出位置距腓骨头下方3.5~12.6 cm,平均距离为5.9±2.6 cm,下行过程中发出弓状动脉2~6支,每侧平均为为3.45± 1.23支,主要集中于腓骨的中1/3段,腓骨的滋养动脉通常1-2支,经弓状动脉发出,与腓骨的后内侧面经腓骨滋养孔进入腓骨内营养腓骨。2.随访结果:术后皮瓣存活良好,无感染及坏死,术后6个月胫骨与腓骨骨性愈合,开始负重,术后16个月恢复正常行走,术后22个月复查X线示移植腓骨直径增粗2.2 mm,可完全负重,踝关节及各趾活动、感觉良好。结论:1.腓骨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腓动脉,制作游离腓骨瓣要保护好腓骨滋养动脉、弓状动脉及其分支。2.游离腓骨瓣血管分支与分布相对恒定,血供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温馨提示:
      • 在微信、微博等APP中下载时,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
      • 这时请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然后再请下载浏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