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神经脑池段的解剖与MRI重建影像对照观测
作 者 : 王振奎
学位授予单位 : 新乡医学院
学位名称 : 硕士
导师姓名 : 刘恒兴;付升旗
学位年度 : 2016
关键词 : 展神经;脑池;解剖;MRI;重建;影像
摘 要 : 背景斜视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外观形象和视觉功能,对心理和学习、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临床上导致斜视的病因较多,常与展神经脑池段受其邻近血管等结构的压迫和展神经脑池段滋养动脉的血供减少有关。MRI的3D-FIESTA序列结合MPR图像后处理的重建技术,在高信号的脑脊液背景衬托下,可以清晰显示低信号的脑血管、脑神经及其相互位置关系。目的利用解剖标本和MRI的3D-FIESTA序列结合MPR重建影像,观测不同年龄阶段的展神经脑池段的长度、宽度、厚度、夹角及其与周围脑血管的位置关系、接触程度等,为提高展神经脑池段麻痹导致斜视的影像诊断率和脑神经血管减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等提供形态学依据。材料和方法选取成年尸体头部标本20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沿眉弓水平锯开颅骨,显露并观测展神经脑池段的长度、宽度、厚度、夹角、滋养动脉来源,及其与毗邻脑血管的位置关系、接触程度。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施行颅脑部MRI的3D-FIESTA序列扫描的检查者140例(280侧),其中男性和女性各70例,年龄7~68岁。按照年龄阶段将检查者分为7组:60岁组,每组20例,男性10例,女性10例。将MRI原始影像数据输入GE工作站,利用ADW4.2图像后处理系统,依据展神经脑池段的走行,采用MPR重建技术,分别在斜横断层面、斜矢状层面上进行MRI重建。观察展神经脑池段的走行、形态及其与其周围脑动脉的位置关系、接触程度,测量不同年龄阶段展神经脑池段的长度、宽度、厚度、夹角。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分别为(15.26±1.35)mm、(1.72±0.17)mm、(1.22±0.14)mm。展神经脑池段的滋养动脉主要来源于脑桥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基底动脉、小脑下后动脉、椎动脉,分别占滋养动脉来源的47.5%(19/40)、27.5%(11/40)、17.5%(7/40)、5%(2/40)、2.5%(1/40)。2.在3d-fiesta序列的mpr重建影像上,展神经脑池段的长度、宽度、厚度在左右侧之间、男女性之间和不同年龄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为(16.88±1.70)mm、(1.44±0.18)mm、(1.03±0.13)mm;与解剖标本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60岁组的展神经脑池段与脑干背侧夹角、与正中矢状面夹角的测量值,在左、右侧之间和男、女性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60岁组脑干背侧夹角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60岁组;各年龄组的展神经脑池段与正中矢状面夹角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在3d-fiesta序列的mpr重建影像上,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迷路动脉、脑桥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走行于展神经脑池段的腹侧、背侧和贯穿展神经脑池段的毗邻率,在左、右侧之间和男、女性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解剖标本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脑下前动脉与展神经脑池段的位置关系最密切,走行于展神经脑池段的腹侧、背侧、贯穿率分别为72.1%(202/280)、7.5%(21/280)、0.0%(0/280)。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迷路动脉、脑桥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与展神经脑池段的接触、压迫、跨行率,在左、右侧之间和男、女性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接触、压迫、跨行率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解剖标本的接触、跨行率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接触率均小于解剖标本,跨行率均大于解剖标本。结论1.展神经脑池段的解剖与MRI重建长度、宽度、厚度及其与脑血管的接触率、跨行率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临床MRI诊断展神经脑池段病变时不能以现有的解剖测量值作为依据,应以MRI测量值作为参考依据。2.不同年龄组的展神经脑池段与脑干背侧夹角的大小与人的年龄有一定关系,且随年龄增长则夹角也逐渐增大,因此临床诊断展神经脑池段病变时应考虑到年龄因素对展神经脑池段与脑干背侧夹角的影响。

 

      • 温馨提示:
      • 在微信、微博等APP中下载时,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
      • 这时请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然后再请下载浏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