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现代遗传学丛书”之一,图文并茂,内容翔实,从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的复制、基因的表达、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重组、转座、 DNA损伤与修复、基因突变、遗传与进化等现代分子遗传学的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论述,对分子遗传学理论的重要进展有较充分的反映。本书可供综合性大学和医学农学类大专院校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物工程学方面的教师、研究生、大学生,以及有关科研人员参考。
-
下载参考地址:
-
心血管病鉴别诊断学.pdf
- 温馨提示:
- 在微信、微博等APP中下载时,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
- 这时请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然后再请下载浏览
目录:
序
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一节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一、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的的概念
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三、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起源
四、生物进化的二界论与三界论
第二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
二、细胞质
三、细胞核
第三节 染色体
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二、染色体的超微结构
三、染色体的大小和数目
四、染色体分带
五、核型与核型分析
第四节 细胞分裂
一、无丝分裂
二、细胞周期
三、有丝分裂
四、减数分裂
第五节 染色体畸变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二、染色体的数目变异
第二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遗传物质的本质
一、DNA是遗传物质
二、RNA也可以作为遗传物质
三、是否存在核酸之外的其他遗传物质
第二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第三节 DNA的二级结构
一、DNA双螺旋模型的提出
二、维持DNA双螺旋的力
三、双螺旋结构的基本形式
四、变性和复性
第四节 二级结构的其他形式
一、单链核酸形成的二级结构
二、反向重复与二级结构
三、DNA四链结构
四、三螺旋DNA
第五节 DNA的超螺旋结构
一、超螺旋结构
二、超螺旋影响双螺旋的结构
三、拓扑异构酶
第三章 基因与基因组
第一节 基因概念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DNA与基因
第三节 真核生物的割裂基因
一、割裂基因的发现
二、割裂基因的分布
三、割裂基因的性质
第四节 基因大小
第五节 重迭基因
一、原核生物的重迭基因
二、真核生物的重迭基因
第六节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
一、真核生物的基因组
二、基因组大小与C值矛盾
三、基因组的基因数目
四、必需基因和基因总数
第七节 真核生物DNA序列组织
一、真核生物DNA的复性动力学
二、真核生物的单一序列
三、真核生物的重复序列
第八节 细胞器基因组
第九节 基因鉴定
一、与RNA或cDNA杂交
二、Zoo—blot杂交
三、外显子捕捉
四、CG岛鉴定
五、DNA序列的计算机分析鉴定
六、扣除杂交
第十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
一、人类DNA序列测定
二、测序技术的发展
三、人类基因组序列变异的研究
四、功能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五、比较遗传学研究
六、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的研究
七、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机生物学
八、遗传学研究专门人才的教育训练
第四章 复制
第一节 复制概况
一、半保留复制
二、复制起点、方向和方式
三、DNA聚合酶与DNA聚合反应
四、复制的基本过程
五、DNA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第二节 复制体系
一、复制体系的鉴定
二、DNA聚合酶
三、DNA连接酶
四、螺旋酶
五、DNA拓扑异构酶
六、单链结合蛋白
第三节 复制的起始
一、预引发体的形成
二、复制复合物的改型
三、引发体的形成
四、复制体的组装
第四节 延伸过程
一、后随链合成的起始
二、前导链和后随链的协同合成
三、全酶的循环
四、冈崎片段的连接
第五节 复制终止
一、大肠杆菌ter-Tus复合物
二、抑制机制
三、复制终止体系的生物学功能
四、线性DNA的末端复制
第六节 其他原核生物和复制体系
一、噬菌体λ的复制
二、噬菌体T7复制起始
三、噬菌体T4的复制体系
第七节 其他形式的复制
一、线粒体的D环复制
二、滚环复制
第八节 真核生物的复制过程
一、概况
二、DNA聚合酶
三、SV40 DNA复制
四、酵母复制
五、真核生物复制时的核小体结构
六、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复制与端粒酶
第五章 转录
第一节 转录酶和转录因子
一、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
二、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
第二节 启动子
一、原核生物的启动子
二、真核生物的启动子
第三节 终止子
一、原核生物的终止子
二、真核生物的终止子
第四节 转录的机制
一、转录的起始
二、转录的延伸
三、转录的终止
第五节 转录产物的后加工
一、原核生物转录产物的后加工
二、真核生物的转录后加工
第六节 RNA的剪接
一、核基因mRNA的剪接
二、第一类内含子的剪接
三、第二类内含子的剪接
四、酵母tRNA的剪接
第六章 蛋白质生物合成
第一节 遗传密码
一、遗传密码
二、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tRNA的功能
一、氨酰tRNA合成酶
二、抑制tRNA
三、tRNA可影响可读框
第三节 核糖体的结构
一、核糖体的构成
二、核糖体的装配
三、核糖体的活性位点
四、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第四节 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
一、起始
二、肽链的延伸
三、合成的终止
第五节 真核生物的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一、合成起始
二、肽链的延伸
三、合成终止
第六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初始产物的后加工
一、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化学修饰
二、肽链N端甲硫氨酸或甲酰甲硫氨酸的除去
三、信号肽的切除
四、肽链的折迭
五、切除前体中功能不必需肽段
六、二硫键的形成
七、多肽链N端和C端的修饰
第七章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操纵子
一、乳糖操纵子的结构
二、小分子诱导物对阻抑蛋白活性的影响
三、操纵子突变
四、阻抑蛋白作用机制
五、蛋白质与DNA的特异结合作用
六、色氨酸操纵子控制模式——多基因座同时阻抑
七、正调控和负调控
八、分解代谢产物阻抑作用对启动子的正调控
第三节 转录后加工的调控
一、经mRNA切割进行的调控
二、通过切割释放原核和真核rRNA
第四节 翻译水平的调控
一、翻译过程中的自体调控
二、应急调控
三、弱化作用
四、小RNA分子调节翻译
第八章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真核生物基因转录调控
一、基因转录的顺式调控元件
二、通用调控中的调控效应元件
三、DNA结合结构域
四、锌指基序–一种DNA结合结构域
五、类固醇受体的几个独立结构域
六、结合相关靶DNA的同源域
七、螺旋-环-螺旋结构
八、亮氨酸拉链结构
九、基因激活占先模型的动力学
十、基因表达与去甲基化的关系
十一、甲基化确定印记
第三节 mRNA前体的可变剪接
一、可变剪接的方式
二、可变剪接的调控机制
三、反式剪接
第四节 RNA编辑
一、核苷酸的替换
二、可读框的改变
三、向导RNA
第五节 mRNA稳定性的调控
第六节 翻译的调控
一、翻译因子磷酸化调控
二、酵母GCN4 mRNA翻译的调控
三、转铁蛋白mRNA翻译的调控
第九章 遗传重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同源性重组
一、同源性重组是重要而复杂的过程
二、进行同源性重组的基本条件
三、同源性重组的分子模型
四、联会复合体
五、基因转换
第三节 大肠杆菌重组的分子基础
一、Chi位点和RecBCD核酸酶
二、RecA蛋白和Holliday连接体的形成
三、Ruv和RecG蛋白和Holliday连接体的拆分
第四节 DNA的拓扑学
第五节 位点特异性重组
一、λ噬菌体DNA的整合与切除
二、λ噬菌体DNA的整合机制
第六节 异常重组
一、末端连接
二、链滑动
三、二级结构促进异常重组
第十章 转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转座子的分类
一、插入序列
二、复合型转座子
第三节 转座发生的机制
一、三种不同类型的转座
二、转座的共同中间体
三、复制型转座的基本过程
四、非复制型转座
五、TnA的转坐
六、Tn10的转座
第四节 玉米的转座元件
一、玉米的控制元件
二、玉米的转座子家族
三、Spm元件影响基因表达
第五节 果蝇的转座元件
第六节 反转录病毒和反转座子
一、概述
二、反转录病毒和反转座子
三、反转坐子的分类
第十一章 DNA的重排和扩增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酵母接合型的转变
一、酵母的接合型
二、酵母接合型的转变
三、接合型相关基因的抑制与活化
四、接合型转变的机制
五、HO基因表达的调控
第三节 锥虫抗原的变异
一、锥虫的表面抗原
二、锥虫表面抗原的变异
第四节 DNA的扩增
一、基因组某些序列的扩增
二、引入外源性DNA到活细胞和动物体内
第十二章 免疫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第一节 概述
一、免疫球蛋白形成的理论
二、免疫球蛋白的变异性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重组和体细胞突变
一、轻链基因V和J片段的重组
二、重链基因V、D和J片段的重组
三、V、D和J基因两侧的序列指导基因片段的连接
四、V、D和J基因片段的连接部位可以有轻度变化
五、体细胞突变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区基因
一、免疫球蛋白类型的转换
二、膜型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的产生
三、免疫球蛋白产生的调节
第四节 T细胞抗原受体基因
一、T细胞抗原受体基因
二、TCR多样性的程度
第十三章 DNA损伤、修复和基因突变
第一节 DNA损伤
一、自发性损伤
二、物理因素引起的损伤
三、化学因素引起的DNA损伤
第二节 DNA修复
一、切除修复
二、直接(回复)修复
三、错配修复
四、交联修复
五、双链断裂修复
六、转录和修复
七、修饰和限制系统
八、大肠杆菌的挽回系统
九、SOS系统
十、与修复有关的人类疾病
第三节 基因突变
一、突变的命名和表示方法
二、突变分类
三、基因突变的后果
四、基因突变方法在研究中的应用
第十四章 遗传与进化
第一节 遗传变异与进化
一、遗传变异的起源
二、基因突变与进化
三、染色体畸变与进化
第二节 DNA的进化变异
一、DNA的含量与进化机制
二、DAN重复序列的进化
三、卫星DNA的等级结构及其起源和进化
四、“无功能”DNA
五、DNA序列插入和基因调控的进化变异
第三节 基因的分子进化
一、基因重复对基因进化的影响
二、外显子重排对基因进化的影响
三、不均等交换对基因进化的影响
第四节 基因组的起源和进化
一、核(类核)基因组的结构与进化
二、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与进化
三、展望
第五节 分子进化
一、血红蛋白的分子进化
二、细胞色素c的进化
三、催乳激素的进化
四、核糖体rRNA的分子进化
第六节 群体遗传与进化
一、进化理论
二、进化的机制
三、物种的形成
第七节 展望
一、人类进化
二、生物进化工程
三、进化研究的新理论对生物进化工程的影响
汉英对照索引
-
下载参考地址:
-
心血管病鉴别诊断学.pdf
- 温馨提示:
- 在微信、微博等APP中下载时,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
- 这时请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然后再请下载浏览
声明:本文章资源来源于网络整理,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联系方式QQ:2879219949,Emil:28792199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