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和资源微生物学》根据编著者的多年教学经验,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教材,结合学科的特点,力图将国内外最新的有关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新理论和新实践展现在各位学生和读者面前。 《环境和资源微生物学》介绍环境和资源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和实验技术。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篇,第二部分是环境篇,第三部分是资源篇,第四部分是环境和资源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环境和资源微生物学》可以作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和环境等学科有关课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供环境和资源工作者使用。本教材有以下一些特点:

将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环境和资源微生物学》之中。在篇前讨论了环境和资源微生物学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每章章前有该章要点,以便读者能迅速了解该章的要点。文中涉及的专业名词都注出了英文,以便于学者熟悉有关英文术语。各章后面附有思考题,一些思考题属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便于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另一些思考题属于分析比较,联系实际的问题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作    者 沈德中 编

ISBN 9787801637260

页    数 531

定    价 58.00元

出版社 中国环境科

出版时间 2003-9

编辑推荐

    《环境和资源微生物学》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之一。

    目录

    篇首语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呼唤环境资源微生物学

    第一篇 基础篇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命物质基础

    第三节 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

    第二章 微生物的细胞与非细胞结构

    第一节 原核生物细胞

    第二节 真核生物细胞

    第三节 病毒

    第三章 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第一节 细菌

    第二节 蓝细菌

    第三节 放线菌

    第四节 古菌

    第五节 酵母菌

    第六节 霉菌

    第七节 大型真菌

    第八节 藻类

    第九节 原生动物

    第十节 地衣

    第十一节 微生物的分类系统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

    第二节 微生物酶

    第三节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第四节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

    第五节 生物大分子的分解

    第五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遗传

    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

    第二节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子

    第三节 微生物的遗传

    第四节 基因工程菌

    第六章 微生物生态

    第一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第二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微生物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第二篇 环境篇

    第七章 水污染与微生物

    第一节 水体污染与自净

    第二节 水体的富营养化

    第八章 废水的生物处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活性污泥法

    第三节 生物膜法

    第四节 稳定塘法

    第五节 厌氧处理法

    第六节 光合细菌处理污水

    第七节 生物脱氮和生物除磷

    第九章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

    第一节 堆制处理

    第二节 卫生填埋

    第十章 污染气体的生物处理

    第一节 废气的生物反应器处理

    第二节 恶自的原位处理

    第十一章 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转化

    第一节 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

    第二节 生物去毒和生物激活

    第三节 烃类的生物降解

    第四节 其它有机物的生物降解

    第五节 重金属的生物转化

    第六节 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

    第十二章 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

    第三篇 资源篇

    第十三章 微生物与可再生能源

    第十四章 微生物与替代工艺和替代产品

    第十五章 微生物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二、微生物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

    据估计,我国每年因病虫草鼠害粮食损失15%以上,棉花损失20%以上,经济损失年均超过100亿元。传统上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有害生物,目前全世界有农药品种近千个,农药产量达200多万t。我国每年使用农药在20万t左右,其中杀虫剂占70%左右,杀菌剂占20%左右,除草剂占10%左右。按农作物播种面积计算,平均每公顷使用1400g左右。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和反复使用,污染土壤、水体和大气,使得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增加,直接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及生存。同时,有害生物的抗药性不断增加,有的害虫的抗药性提高了几万倍。化学农药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杀伤了天敌及其它有益生物,破坏了生态平衡,使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引起害虫再猖獗。这样又不得不加大农药的施用量和频度,从而造成化学农药应用的恶性循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提倡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IPM),力图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充分利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来防治病虫草害。微生物农药成为利用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微生物农药是通过微生物培养获得农药,包括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由于微生物农药具有许多优点,因而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它们对人畜安全无害,不污染环境;对植物不产生药害,不影响农产品的品质;也不伤害害虫的天敌和有益的生物,能保持生态平衡。我国微生物农药的产量或防治面积已占农药总产量或防治面积的5%以上,如井冈霉素一个品种的产量就占杀菌剂总产量的9%左右。微生物农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在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和无公害农业生产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微生物在饲料生产中的作用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食品不足、蛋白质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问题;同时工农业生产又在不断产生大量的有机废弃物,其中包含着大量糖质、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可再生性的生物资源。因此利用微生物将这些物质转化成食品和饲料成为重要途径。

    1990年全世界畜牧业所需的蛋白质已达5.24亿t,而到2000年则超过6.5亿t。微生物菌体含有很高的蛋白质,是一种理想的蛋白质饲料,可以通过工业大规模培养,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前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单细胞蛋白的年产量就已达到110万t,居世界之首。我国能够用于生产单细胞蛋白的资源十分丰富,据轻工业部门初步统计,仅食品工业废水、废渣利用起来,就可以年产饲料酵母和其它饲料产品上百万吨。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青贮饲料在一些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早已广泛生产和利用。青贮饲料可以解决许多地方冬季和初春饲草饲料严重不足的问题。在我国青贮饲料是重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纤维素资源50亿t,其中农作物秸秆(麦秸、稻草、玉米秸等)就达5亿t左右,如将3/5(即3亿t)农作物秸秆经微生物发酵处理作饲料,就等于增加了8100万t燕麦,相当于我国目前每年所用的全部饲料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