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史》第六卷的结论,与广为流传的“平均每年有300万-700万人死于饥饿”“累计饿死过2亿以上人口”之说,相差甚远。

clip_image002

以“司徒雷登”“饿死”为关键词,可以搜到25万余条结果,几乎全都与“民国饿死2亿人”相关

关心民国史的读者,多多少少应该都看到过这种说法:“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过,1949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300万-700万人死于饥饿。如此推算,民国时代曾经累计饿死过2亿以上人口。”

司徒雷登真说过这样的话吗?民国(1911-1949)真饿死过两亿以上的人口吗?

没有材料,能证明司徒雷登说过“每年有300-700万人死于饥饿”

据笔者使用谷歌、百度检索,所谓“1949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300万-700万人死于饥饿”之说,最早出现于2005年的某些网贴。其后,才有诸多纸媒和图书采纳该说法。但没有任何一篇文章或任何一本著作,给出过该说法的原始出处。①

笔者还翻阅了《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北京出版社,1982)和《司徒雷登日记:美国调停国共争持期间前后》(黄山书社,2009),以及其他一些与司徒雷登相关的中文回忆资料。在这些资料中,也没有任何地方提到过“1949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300万-700万人死于饥饿”。

简言之,尚无任何材料,能够证明司徒雷登说过这段话。(若有读者知悉该说法的由来,还望不吝告知)

clip_image003司徒雷登,国共内战期间,曾任美国驻华大使

据《中国人口史》,“累计饿死过2亿以上人口”乃是胡说八道

  • 司徒雷登有无说过这段话,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民国真的饿死过两亿人吗?

1、抗战前,中国人口平均年增长率超过10%。按邓云特1937年的统计,1920-1936年间,灾荒导致约1800余万人死亡,饥饿致死者与此数相差不会太大

邓云特1937年出版的《中国救荒史》,对民国前半段(1911-1936)因灾荒而死的人口,有一个大致的统计。据该书:

“民国至今二十余年,历次重大灾荒中死亡之数,虽有一部分较详细之统计,然就全体而言,仍极不完全。故至今对于历次死亡总数,尚无法确知。惟据各方比较可靠之统计汇集所得,则此二十余年中,最主要之数次灾荒,其死亡人口已有可以大略确定者。……仅就此少数较可靠之统计而言,我国于最近十六年中人口之死亡者,已达一千八百余万之巨。至其脱漏之数,若得尽检而计之,则其数当更可惊。”②

这个1800余万人的数据,是邓云特逐年(1920-1936)统计所得出的结论。具体见下表③:

clip_image0051920-1936年灾荒死亡人数统计

可惜的是,邓云特该书略去了估计每个具体数字时所参考的资料。从统计表来看,既有“1000万”这样明显的整数,也有“28293”这样精确到个位的数据,显见其来源不一,准确度也不同。但如备注所显示,数字的多寡,确与灾荒的严重程度相当契合(无备注者,即当年的灾荒情形不算突出)。

略而言之:第一,1800万这个数据,乃是1920-1936年间主要灾荒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加上脱漏之数,也不会超出这个数据太远。第二,非灾荒之年,绝少出现大规模饥饿致死者;但灾荒致死人数,并不完全等同于饥饿致死人数,如1931年江淮大水灾,死于瘟疫者远多于死于饥饿者。第三,据《中国人口史》第六卷,1911年中国人口为4.1亿,至1936年上升至5.3亿,平均年增长率超过了10‰。这样的增长速度,说明这一时期,是不可能出现“平均每年有300万-700万人死于饥饿”的状况的——300万人死亡,受灾民众恐将过亿;每年约1/4的人受灾,断难维持10‰的高人口增长率。上表所列,仅有3个特殊年份的灾荒死亡人数达到了300万,也已足以说明问题。④

2、抗战期间出现负增长,总计损失人口6000余万。但与广为流传的“平均每年有300万-700万人死于饥饿”“累计饿死过2亿以上人口”之说,仍相差甚远。

1936-1946年间,中国人口出现了负增长。据《中国人口史》第六卷,1936年全国人口为5.3亿,1946年则只有5.2亿左右。很显然,这种负增长,只能是1937-1945年抗日战争的结果——抗战相持最激烈的几个省份,人口负增长率最高:河南是—23.92‰;江西是—20.87‰;湖北是—18.45‰;云南是—25.61‰。假设没有抗战,中国人口继续以1911-1936年间的速度增长,则1946年中国人口数应该达到5.87亿,要比实际人口多出6000多万。换句话说,1936-1946年间,中国总计损失了6000多万人口。⑤

据国民政府1947年5月公布的数据,抗战期间军人死亡1328501人,因病死亡422479人,平民死亡4397504人。加上中共部队死亡160603人,根据地平民死亡320余万人,总计共有超过950万军民直接死于这场战争。抗战期间较大的灾荒有两次:1938年花园口决堤,死亡89万余人;1942-1943年中原大饥荒,死亡约200-300余万人。也就是说,损失的6000多万人口中,大部分是间接方式——即人口生育率的降低——所导致。⑥抗战结束后,人口生育率迅速上升,1946-1949年间,虽有国共内战,但人口平均年增长率又再次回升到了8.00‰的水平。

关于整个民国时期人口损失的情况,《中国人口史》第六卷的权威说法是:“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仅战争与灾荒直接造成的死亡人数至少在2000万以上,如果包括间接减少的人口数(包括生育率下降),两者合计可能超过了1亿。”⑦这个结论,与广为流传的“平均每年有300万-700万人死于饥饿”“累计饿死过2亿以上人口”之说,相差甚远。

clip_image0061942年河南大饥荒,交通受日军威胁处于半瘫痪状态,是此次饥荒死亡率超高的主要原因

注释

①较典型者,如2013年杨松林出版《总要有人说出真相:饿死三千万真相》(南海出版社)。作者在第402页引用了这一说法,但没有就该说法从何而来,给出任何注释。②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1984,P142-143。该书于193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③表格数据,引自邓云特之《中国救荒史》;备注部分,引自《中华民国史 第10册 表》之《灾荒年表》,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P354-358。④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六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P575。⑤⑥⑦同上,P581-586。

来源于:腾讯短史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