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百年华诞到了,这一百年是清华和国家同命运、共呼吸、经苦难、兴建设,发展到今天的一百年。这一百年从“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发展到拥有”两弹一星”的社会主义国家,从不能制造一颗铁钉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人造卫星上天,直到研制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电子计算机,几乎没有一件大事没有清华人的参与。即使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兴建中国第一座水力发电站的也是清华1924级的黄育贤学长,后来又有参加建设长江大坝的张光斗教授。而在国外,1923级的顾毓琇学长在美国宾州大学任教时,更对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建造作出了贡献,并且写诗如下:
万能电子为人用,此处发明计算机。神速无妨精又确,工程科学共飞驰。
科学不但与工程比翼齐飞,而且和诗词一同遨游太空,因为顾毓琇在1976 年国际诗人大会上当选为桂冠诗人,这又标志着清华文理兼通的传统。这个传统在后来的清华人身上也有表现,如1942级杨振宁不但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科学家,而且对文学艺术也有相当高的造诣。如他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退休时就引用李商隐和朱自清的诗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在八十岁生日会上又反用莎士比亚《皆大欢喜》中的人生七个阶段,莎氏第七阶段一切皆空,他却一切都有,可见他的中西文学水平。1945级朱光亚任中国工程院院长时,为每位院士购买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为对外交流之用。他还喜欢打桥牌,计算非常精确,把科学精神体现到文娲活动中了。他们都不只是自强不息的科学家,而且体现了清华文理兼通的优秀传统。文理兼通非常重要,因为科学理论研究的是必然王国,而文学艺术创造的是自由王国,文理结合就由必然王国上升到自由王国了。
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关于厚德载物,有一个典型的例子。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迁到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校舍很少,学生借住在兵营废弃不用的旧房子里。三校校长同去视察校会时,北大校长认为兵营不宜住大学生,南开校长则说环境艰苦,正好锻炼学生的品格。双方意见分歧,这时清华校长梅始琦就提出一个兼容并包的方案说:大学不是有大楼,而是有大师的学校;如果既有大师,又有大楼,那自然更好;如果没有大楼,只要有了大师,那在艰苦的环境里也是可以培养出人才的。结果就有了后来人才辈出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厚德载物”的表现之一就是团结互助。1929级王徐昌学长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制造。他在《我的摇篮》中谈到陶葆楷学长对他的帮助,叶企孙教授给他演练伯努利原理,还有吴有训教授“手把手地教他做实验”,充分体现了清华团结互助的精神。其他清华教授和科学家都是如此,1936级的何泽慧谈到周培源教授指导于光远做有关相对论的论文,叶企孙教授指导王大珩安装高分辨率的光谱学设备,任之恭教授指导何泽慧做稳压电源,吴有训教授指导钱三强制作一个玻璃真空系统,都是具体范例。
团结互助并不限于清华师生之间的互相切磋,还包括校外甚至国外的学术探讨,这就是清华传统的三大沟通:文理兼通,中西交流,古今贯通。而清华国学院的名师梁启超和王国维都是学贯古今中外的典范。
梁启超1922年在清华文学社讲《情圣杜甫》说:杜甫写《石壕吏》时,”他已经化身做那位儿女死绝,衣食不给的老太婆。所以他说的话,完全和他们自己说的一样……这类诗的好处在真,事愈写得详细,真情愈发挥得透彻。我们熟读他,可以理会到真即是美的道理”。”真即是美”是英国19世纪诗人济慈的名言。梁启超把西方的文学理论应用到中国古代诗词上来,这就是把古今中外都结合起来了。
(如何免费下载:请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361图书馆”,在对话框内发送“验证码”三个字,系统自动回复数字验证码,将验证码输入网站中,即可免费下载所需内容。)
>>>下载前特别提醒<<<<
1、手机端支付下载建议使用UC浏览器,360浏览器,夸克浏览器,谷歌浏览器
2、电脑端支付下载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360浏览器,搜狗浏览器,opera浏览器
3、支付后不跳转或者支付失败怎么办?[解决方案]
4、不能正常解压或解压失败怎么办?[解决方案]
5、城通网盘下载教程?[解决方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