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作者简介
「第一编」 电影艺术论
Chapter1 第一章 导论:影视艺术概说
一、影视概说:什么是电影?什么是电视?
二、影视艺术作为新艺术及其复杂性
1.电影艺术的复杂性
2.电视艺术与传播媒介
3.影视艺术的特性
三、影视文化之反思
Chapter2 第二章 “追求永恒”与“第七艺术”的诞生
一、电影:“第七艺术”的命名
二、电影成为艺术:心理动因和物理原理
三、新兴的电视媒介与电视艺术
Chapter3 第三章 语言的自觉:电影走向独立艺术之途
一、电影艺术的语言自觉
二、电影艺术自觉的历程
1.卢米埃尔兄弟:“活动照相”阶段
3.鲍特和格里菲斯:自觉使用蒙太奇
5.巴赞的长镜头理论及其实践
Chapter4 第四章 综合性: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
一、电影与戏剧
二、电影与文学
三、电影与造型艺术
四、电影艺术的综合性辨析
Chapter5 第五章 电影文化的广阔空间
一、电影艺术的“文化革命”
二、电影文化与公共文化空间的诞生
三、电影艺术的多元文化性
1.文化性之一:原始仪式文化的现代表现
2.文化性之二:意识形态的策略
3.文化性之三:大众文化时代的宠儿
4.文化性之四:在商业文化与艺术标准的夹缝中
5.文化性之五:民族文化特性与世界文化共性
Chapter6 第六章 电影艺术的创造与生产
一、电影艺术的创作过程和集体创造性
二、编剧:“一剧之本”的创作
1.剧本作为电影的基础
2.剧本的形式和结构
3.剧本的视觉造型性
… …
作者简介
陈旭光,1965年生,浙江人。1997年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影视系主任,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曾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称号。兼任中国高教影视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特邀评委等。
主要著作有《诗学:理论与批评》、《艺术的意蕴》、《中西诗学的会通》、《艺术之维》、《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电影文化之维》、《艺术概论》、《影视受众心理研究》、《世界电影史》(译著)等。
戴 清,1967年生,北京人。北京大学法学士、文学硕士,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评论委员会委员,第24、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选委员会委员。
主要著述有《历史与叙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批评》、《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家的影像》。近年获广电总局电视剧“飞天奖”理论论文评选一等奖、第九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二等奖等。
Chapter1 第一章 导论:影视艺术概说
一、影视概说:什么是电影?什么是电视?
电影、电视无疑是今天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与我们当下的生存密切相关的一种范围广阔而繁复的社会文化现象——一种如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克里斯丁·麦茨所赞许的“总体社会事实”,“一种涉及许多方面的整体”。(1)不仅如此,电影还是一门有着特殊的魔力的新兴艺术样式,它后来居上,在当今的社会文化中独占鳌头,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称之为“具有最大影响力的现代艺术”;“我们世纪最富有群众性的艺术”。(2)与所有艺术一样,电影不仅寄托、表现人类的情感生活,而且“制造”着人类的情感生活。电影所表现的世界,有时甚至比现实世界更具魅力和诱惑力。电影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国族认同”的强大功能。缺了电影,今天我们人类的生活就会是不完整的,是难以想象的。
电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更为密切,更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视以它的高科技手段仿佛一下子把人抛入“地球村”,使得仿佛任何发生在遥远地方的事情都与我们息息相关,使我们觉得伸手可触。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所说,“在电视这一媒介中,所有其他媒介中所含有的与另一现实的距离感完全消失了”(3)。发生在电视上的事情不再与你相隔千里或毫不相干。在今天,电视让数十亿人可以在同一时间关注同一个事件、同一个人物。电视成为我们今天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正是电视所记录的生活,构成了我们当下的世界。也就是说,生活、现实,不仅仅是我们直接接触的,更包括电影、电视等媒介提供给我们的符号化、形象化了的“类像”或“类现实”。
电影与电视是人类梦想的实现、人体的延伸。影视艺术的魅力让人称奇。当年法国著名哲学家狄德罗在论及戏剧艺术时曾感慨戏剧“只能表现一个场面”,“然而在现实中,各个场面总是同时发生的”,因而,他设想能有一种突破舞台剧的局限、时空不受限制、“同时表现几个场面”的艺术。电影或许就是实现了狄德罗的梦想的艺术。它可以把不止一个场面同时表现出来,可以把发生在同一时间却在空间上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事,连接或穿插在一起……影视艺术,是“人们的梦”,它能使时间绵延、停顿甚或倒退,使空间扩大或压缩,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影视艺术可以不断地产生新的时间和空间,也许它正应验了中国古代文论家刘勰那个古老的关于文学的理想或者说梦想:“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从媒介的角度看,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所有媒介都是“人体的延伸”,“传播媒介决定并限制了人类进行联系与活动的规模和形式”。影视无疑正是人类的这样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延伸。如果说语言是人肢体表情的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眼睛或视觉的延伸,是耳闻目睹中“目睹”的实现,广播是人听觉感官的延伸,是“耳闻”的实现,那么,影视艺术则是视觉感官与听觉感官共同的延伸,是既“耳闻”又“目睹”,也可以说是古代神话中“千里眼”和“顺风耳”神话的实现。
作为一种“视觉的世界语”,电影、电视拥有最广大的观众群。据著名法国电影史家萨杜尔在《世界电影史》中记载,1960年的时候,世界电影观众就达200亿人次。据中国1981年时的统计表明,当时电影的观众曾高达300亿人次。电视产生之后,到电影院去的电影观众虽受到了影响,但总体而言,影视观众却大幅度上升,而且电影可通过电视传播,电视可以做有关电影的节目,扩大观众面。影视也在后来的发展中愈益呈现出互动与合一的趋向。据美国《电视和录像年鉴》1997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在美国,每个家庭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超过7小时。
影视艺术传播面是如此之广,而其对人的强大作用力更是令人叹服。影视不仅就是生活本身,它甚至让生活模仿它,出现于电影中的某些造型、装束、生活方式和形象往往风靡世界,引导时尚和文化潮流。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这一令人费解的假设无疑在影视艺术这里得到了验证。在今天,广告、报纸、摄影、杂志和电影、电视、网络等构成了一个视觉的世界。这是一个庞大的无所不在的“视觉帝国”(英国学者钱伯斯语)。这个视觉帝国因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联而全方位地影响和塑造着我们。它们所形成的形象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断地从中选择形象。归根结底,形象既是现实的符号化,甚至超现实化,更成为生活和现实本身。
爱因汉姆(即阿恩海姆)曾说,在现代生活中,“电视成了唯一能与生活本身相媲美的东西”,意思是说电视通过荧屏把观众与世界、与社会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电视本身、影像本身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变得与生活一样实实在在,可闻可见可触。正如巴拉兹所说:“电影将在我们的文化领域里开辟一个新的方向。每天晚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坐在电影院里,不需要看许多文字说明,纯粹通过视觉来体验事件、性格、感情、情绪,甚至思想。因为文字不足以说明画面的精神内容,他只是还不很完美的艺术形式的一种过渡性工具。人类早就学会了手势、动作和面部表情这一丰富多彩的语言。这并不是一种代替说话的符号语(如像聋哑人所用的那种语言),而是一种可见的直接表达肉体内部的心灵的工具。于是人又重新变得可见了。”(4)
… …
(如何免费下载:请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361图书馆”,在对话框内发送“验证码”三个字,系统自动回复数字验证码,将验证码输入网站中,即可免费下载所需内容。)
>>>下载前特别提醒<<<<
1、手机端支付下载建议使用UC浏览器,360浏览器,夸克浏览器,谷歌浏览器
2、电脑端支付下载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360浏览器,搜狗浏览器,opera浏览器
3、支付后不跳转或者支付失败怎么办?[解决方案]
4、不能正常解压或解压失败怎么办?[解决方案]
5、城通网盘下载教程?[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