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鱼落雁”最早见于《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元代杨果《小桃红·采莲女》“孺人一笑千金少。羞花闭月,沉鱼落雁,不恁也销魂。”
“沉鱼”是西施的代称。西施,又称西子。姓施,名夷光,春秋末越国苎罗(今浙江诸暨南)人。
公元前494年,吴、越相争,吴国兵强马壮,越国沦为吴的属国,越王勾践和宰相范蠡被押为人质。越王为报灭国之仇,忍辱栖身于吴王膝下,终于得到吴王信任,将他放回越国。勾践回国后接受了范蠡献的复国三计∶一是屯兵,加紧练武;二是屯田,发展农业;三是选美女送给吴王,作为内线。
当时,西施是个浣纱女子,窈窕俏丽,貌若天仙。有一次,她在河边浣纱时,她那俊俏的身影,惊呆了游鱼,竟使游鱼忘记了游动,渐渐地沉到河底。
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为越王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很大作用。后来,吴国终被勾践所灭。明代的西施祠,有副用鸟虫篆书写的对联“越锦何须衣义士,黄金祗合铸娇姿。”称颂西施在兴越灭吴中的功绩。
越国战胜吴国后,西施回国,与越国大将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曾作《西施》诗∶“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落雁”是王昭君的代称。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晋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西汉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
王昭君才貌双全,汉元帝时,被选入宫。宣帝时,匈奴贵族争夺权力,势渐衰落,五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呼韩邪决心跟汉朝和好,于是就亲自朝见汉宣帝。
呼韩邪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并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并要求汉宣帝帮助他回去,汉宣帝答应了,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名骑兵护送他到了漠南。这时候,匈奴正缺少粮食,汉朝还送去三万四千斛粮食。
呼韩邪单于十分感激,一心要与汉朝和好。西域各国听到匈奴和汉朝和好了,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来往。汉宣帝死后,他的儿子即位,即汉元帝。匈奴的郅支单于侵犯西域各国,杀了汉朝派去的使者。汉朝派兵打到康居,诛杀了郅支单于。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来到长安,要求和亲,元帝允许。汉朝和匈奴和亲,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但是听说要离开本国被嫁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只有王昭君自愿嫁到匈奴,元帝遂择日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
传说汉元帝回到内宫,便再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给他看。模样虽有点像,但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漂亮。原来宫女进宫后,一般都见不到皇帝,后宫佳丽数以千计,元帝只能依画像召见。有个画工名叫毛延寿,非常贪婪。因王昭君不肯行贿,他便在昭君脸上点上了一颗黑痣,丑化了昭君的形象,从此便使昭君长期深锁后宫。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汉元帝一气之下,就把毛延寿杀了。
王昭君为了民族团结出塞和亲,实为巾帼壮举,影响非凡。为了纪念昭君出塞和亲,汉元帝将这年改元“竟宁”,意为边境安宁。
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王昭君告别了故土,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琵琶,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如泣如诉的琵琶声,看到骑在马上的美丽女子,竟然忘记抖动翅膀,纷纷坠落下来。
王昭君千里迢迢地来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封宁胡阏氏。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授给匈奴。从此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难能可贵的是,当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她又从胡俗,再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大阏氏的长子,虽然这和中原的伦理观念相抵触,但她从大局出发,珍惜大汉与匈奴的友谊。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
沉,下沉;落,落下。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后来,人们在称赞一个女人长得美丽漂亮,就说她有“沉鱼落雁”的容貌!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还魂记·惊梦》∶“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是闭月羞花颤。”清代小说家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她二人长得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