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语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秦朝末年,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战争时,季布在项羽军中担任军职,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节节败退,后来,项羽兵败自杀,刘邦当了皇帝后,一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于是,下令缉拿季布,凡擒获季布的,赏以千金。如果发现藏匿季布的,则诛灭三族。
由于季布的为人,大家都在暗中设法帮助他。不久,季布化装扮成奴隶,被卖到山东朱家当佣工。朱虽是当地一霸,但却也很侠义。他明知是季布,仍收留他,后来,他又专程赶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侯夏侯婴说情。刘邦在夏侯婴的劝说下,终于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任河东太守。
当时,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名叫曹邱生,能言善辩,但有个毛病,就是喜欢结交有权有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的身价,季布一向看不起这种势利小人。曹邱生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为了巴结季布,他就求窦长君介绍他去见季布。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对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知道您在梁、楚一带的名声为何如此之大吗?那就是我到处宣扬您的结果啊!你为什么还不愿见到我呢?”
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份厚礼。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季布到处宣扬,说季布如何礼贤下士,如何仗义疏财。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由于这个故事,就产生了“一诺千金”这个成语。诺,诺言,应允别人的话,形容说话算数,信用极高。南宋诗人杨万里《答隆兴张尚书》∶“再有后日特剡之议,得玉求剑,敢萌此心,一诺千金,益深谢臆。”北宋词人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生死同,一诺千金重。”
清代学者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季布一诺千金,人服其信。”清代文学家王潜卿《冷眼观》十八“他为人一诺千金,出言不苟,意谓我既心里不肯答应他,那嘴上就不能随意认可。”清代小说家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料想他性动情移,断无不肯俯就之理。再经邓九公年高有德,姑娘纵然不便一诺千金,一定是两心相印。”元代杂剧家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金圣叹批注∶“夫人而成一诺千金,更无食言者也。”
亦作“千金一诺”。清代戏剧家沈起凤《谐铎·鄙夫训世》“若千金一诺,更属无益,不妨口作慷慨,心存机械。”
亦作“千金一言”。南北朝优秀辞赋家、诗人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之六“一顾重尺壁,千金轻一言。”
亦作“季布一言”。唐代诗人王勃《与蜀父老书》∶“虞公再见,悬光白壁之前季布一言,犹定黄金之诺。”
亦作“季布诺”。唐代诗人李嘉佑《送李中丞杨判官》诗∶“能全季布诺,不道鲁连功。”唐代诗人宋之问《在贵州与修史学士吴兢书》∶“季布之诺,乃重于黄金;延陵之许,竟悬于宝剑。”
亦作“季诺”。唐代文学家黄滔《与沈侍御启》∶“郑门若市,季诺如金。”
亦作“千金诺”。唐代文学家钱起《送李判官赴贵州幕》诗∶“且感千金诺,宁辞万里游。”唐代诗人皮日休《宏词下第感恩谢兵部侍郎》诗∶“空惭季布千金诺,但负刘宏一纸书。”
亦作“黄金诺”。南北朝辞赋家、诗人庾信《和张侍中述怀》∶“独怀琬琰心,空守黄金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