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加缪自序[1]
荒诞推理
荒诞与自杀
荒诞之壁
哲学式自杀
荒诞的自由
荒诞人
唐璜主义
戏剧
征服
荒诞的创作
哲学与小说
基里洛夫[9]
没有前途的创作
西西弗神话
附录 弗兰茨·卡夫卡作品中的希望与荒诞[1]
独家文学手册
导读 在荒诞中弃绝希望,挺身反抗
存在主义发展脉络图
存在主义文学作家作品
《西西弗神话》深度阅读书单
加缪自序[1]
对我而言,《西西弗神话》标志着一个想法的开始,这个想法又延续到《反抗者》。本书尝试解决的问题是自杀,《反抗者》讨论的则是杀人,两者均未考虑永恒价值;在当代欧洲,这些价值不复存在或遭到扭曲,或许是暂时性的。《西西弗神话》的根本主题是:思考生命是否有意义是正当且必要的,因此直面自杀问题也是正当的。表面矛盾之下且贯穿其间的答案是:即便不信仰上帝,自杀也并不正当。本书写于15年前,即1940年,当时法国乃至欧洲深陷灾难之中。本书认为,即便在虚无主义的局限下,仍可找到超越虚无的方式。在此后的所有写作中,我一直尝试追求这种超越。虽然《西西弗神话》讨论的是死亡问题,归纳起来,却成为我在这片荒漠之中活着和创作的明晰理由。
于是我想,可以用一系列随笔阐释这一论点,在创作其他作品之余,我也从未停止这类创作。这些文章更像抒情诗,阐释的都是从认可到否定这一必不可少的起伏变化,在我看来,这正是艺术家及其艰难使命的写照。贯穿本书的是艺术家对为何活着和创作的反思,忽而冷酷,忽而热切。15年过去了,我已经跨越了书中的一些立场,但我认为,我始终坚守促成这些立场的迫切感。正因为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是我的英文版书籍中最私人的一本,因此更加需要读者的宽容和理解。
阿尔贝·加缪
1955年3月于巴黎
(王林园 译)
[1]本序言由法语原文直译,是加缪为1955年美国版《西西弗神话》所作的序言。——编者注
荒诞与自杀
真正严肃的哲学命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判断人生是否值得,就是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至于世界是否呈现三维,精神分成九等还是十二等,诸如此类都等而下之,无异于游戏,首先必须回答这个命题。若真如尼采所言[1],一位哲学家要受人敬重,就必须身体力行,那么就能领悟这种回答的重大意义,因为言出必行,要有义无反顾的举动。这完全是心知肚明的事,但是还得深入探讨,才能让思想也能明了。
假如我问自己,凭什么判断这个问题比那个问题要紧迫,我的回答就是要看这个问题所连带的行为。我从未见过有谁为本体论而死。伽利略掌握一个重要的科学真理,生命一旦因此而堪忧,他便轻而易举地舍弃真理。在一定意义上,他做的也对,那个真理不值火刑柴堆的费用。地球和太阳,究竟哪个围着哪个转,这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说穿了,这就是个无聊的问题。反之,我倒看见许多人求死,就是认为生命不值得活。我还看到另一些人极为反常,为了那些向他们提供生的理由的思想或者幻想(所谓生的理由,同时也是死的绝妙理由),就献出了生命。由此我判定,生命的意义是最为紧迫的问题。如何回答呢?纵观所有根本问题,我指的是可能导致人走向死亡的问题,或者大大激发生的欲望的问题,恐怕也只有两种思维方式:拉帕利斯[2]的方式和堂吉诃德的方式。明显的事实与抒情的表达,只有保持平衡,才能同时让人进入感动和明察的状态。在一个如此平常又如此悲怆的主题中,古典奥博的辩证法,可以想见,必当让位于一种更为谦抑的精神态度,即发自常情常理和善气迎人的态度。
论及自杀,向来被视为一种社会现象。这里则相反,首先要弄清楚个人思想与自杀的关系。这样一种行为,堪比一部伟大作品,是在心灵的幽寂中酝酿的,当事者本人并不知晓。一天晚上,他开了枪,或者扎入水中,一个房产公司的经理自杀了,有一天人家告诉我,丧女之痛折磨了其五年;人已经脱相,正是这件事“毁了他”。不能期望更确切的词了。开始思虑,就是开始自毁。这类事情的开端,跟社会没有多大关系。蛀虫自在人心,必须深入人心去寻找。这种死亡游戏,从面对生存的清醒,到逃离光明,人应该跟踪并理解这种游戏的始末。
一场自杀有许多缘由,一般来说,最明显的不见得是最致命的原因。很少有人三思而后自杀(然而,不能排除这种假定)。引发危机的因素,几乎总是无法确认的。报纸常说“难言之隐”,或者“不治之症”,这种解释倒也成立。但是必须了解出事的当天,绝望自杀者的一个朋友是否用满不在乎的口气跟他讲过话。如果有,那么此人便有罪过。因为这一助推,就足以让尚在悬浮的所有怨恨、全部厌弃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不过,思想把赌注押在死亡的精确时刻、微妙举措,如果说很难确定的话,那么从这种行为本身,就容易得出其假定的后果了。自杀,在一定意义上,如同在情节剧中那样,就是承认了,承认自己跟不上或者不理解生活了。我们在这些类比中也不要走得太远,还是回到日常生活用语吧,就是仅仅承认这“不值得”。自不待言,生活,从来就不是易事。人总是持续地做出生存所号令的举动,出于种种原因,头一条就是习惯。情愿死亡就意味着确认了——即使本能地确认了这种习惯的可笑性,确认了活在世上缺乏深刻的理由,确认了每天这样躁动的荒谬性,毫无必要受苦受难。
究竟是什么无法估量的情感,剥夺了精神的睡眠,生命不可或缺的睡眠呢?一个甚至能用歪理解释的世界,总还是一个熟悉的世界。反之,在一个突然被剥夺幻想和光明的天地中,人就感到自己是世外人了。这种流放则无可挽救,只因对丧失的故土的回忆,乃至对乐土的期望,通通被剥夺了。这种人与其生活的脱离,演员与其舞台景物的脱离,恰恰就是荒诞感。所有身心健全的人,都曾想过本身的自杀,无须更多的解释就可以确认,自杀的情结同向往虚无有一种直接的联系。
这部论著的主题,也正是荒诞与自杀之间的这种关联,通过自杀解决荒诞的切实手段。原则上可以肯定,一个不会弄虚作假的人,他信以为真的事就势必决定他的行动。相信人生的荒诞性,这种认识就必定支配一个人的行为。世界的这种秩序所得出的结论,是否要求人尽快脱离一种不可理解的生存状况,不必抱着虚假的悲怆情怀,明确地这样扪心自问,这是一种正当的好奇心。我这里所指的,当然是打算表里如一的人。
这个问题明确地表述出来,就显得既简单又无从解决了。然而,假定简单的问题必引出同样简单的回答,显而易见的事就意味着显而易见,那可就错了。如果先就把这个问题颠倒来说,如同自杀或不自杀一样,在哲学上似乎也只有两种解决办法,即“是”还是“否”,那真是太美妙了。但是,还必须考虑到另一部分人:他们一直发出疑问,却不下结论。而且,这种人是大多数,我这么讲并非戏言,我也同样看到,还有一些人回答“否”,但在行动上心里仿佛想着“是”。事实上,我若是接受尼采的标准,那么不管是这种方式还是那种方式,他们想着同一个“是”。反之,那些自杀的人,则往往确信了生命的意义。这类矛盾屡见不鲜。甚至可以说,在反而极渴望逻辑性的这一点上,矛盾却从未显得如此鲜明。拿他们的行为对比他们宣扬的哲学理论,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是也应指出,在拒不认为人生有意义的思想家中,除了文学作品人物基里洛夫… …
[下载参考地址] :双盘下载(百度网盘+诚通网盘)
>>>下载前特别提醒<<<<
1、手机端支付下载建议使用UC浏览器,360浏览器,夸克浏览器,谷歌浏览器
2、电脑端支付下载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360浏览器,搜狗浏览器,opera浏览器
3、支付后不跳转或者支付失败怎么办?[解决方案]
4、不能正常解压或解压失败怎么办?[解决方案]
5、城通网盘下载教程?[解决方案]
- 温馨提示:
- 在微信、微博等APP中下载时,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
- 这时请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然后再请下载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