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目录
唐人軼事彙編(第一册)
唐人軼事彙編(第二册)
唐人軼事彙編(第三册)
唐人軼事彙編(第四册)
公私纂述的常見弊端
「私家纂述易流於誣妄」,這容易理解。考其原因,則有如下數端:
(一) 囿於見聞,易滋誤端 那些出身世家與個人社會地位高的作者,因爲經歷的事情多,接觸的人也多,記載的事情,出於耳聞目見,也就比較可信。例如趙璘撰《因話録》六卷,《四庫全書總目》稱「璘家世顯貴,又爲西眷柳氏之外孫,能多識朝廷典故。《東觀奏記》載唐宣宗索《科名記》,鄭顥令璘採訪諸家科目記,撰成十三卷上進,是亦嫻於舊事之明徵。故其書雖體近小説,而往往足與史傳相參」。注但如《雲溪友議》的作者范攄,本是江湖散人,居留多在吴越一區,交游中乏多聞博識之士,記叙的内容,往往出於道聽途説,不可信從。例如他在《江都事》中叙李紳故事,云李紳治民嚴酷,致使「邑人懼禍渡江過淮者衆」,顯然過於誇張。當然,小説中的記載也不大可能純出編造,往往以一些不可靠的傳説爲根據。《新唐書》卷一八一《李紳傳》言開成初爲河南尹,「紳治剛嚴」,惡少「皆望風遁去」,《雲溪友議》却記作一般平民「户口逃亡不少」了。書中還説「騾子營騷動軍府,乃悉誅之」,尤屬張冠李戴。「騾子營」乃蔡州軍事,見《舊唐書》卷一四五《吴元濟傳》與一六一《劉沔傳》。吴傳云:「地既少馬,而廣畜騾,乘之教戰,謂之『騾子軍』,尤稱勇悍,而甲仗皆畫爲雷公星文以爲厭勝。」可知此事與李紳全然無涉。
(二) 朋黨成見,故意歪曲 史稱唐代之亡,乃由三個問題所觸發:藩鎮、宦官、朋黨。中唐之後,小説言及朋黨之争者甚多。牛李之争此起彼伏,持續數十年之久,把許多文士都捲了進去,他們記叙的東西,難免帶有偏見。例如李黨中人劉軻著《牛羊日曆》,就對牛僧孺等人肆意醜詆;牛黨中人盧言著《盧氏雜説》,也曾引用一些不可信的材料對李德裕肆意攻擊,且對對方政治上的失敗持幸災樂禍的態度。注假如輕信這些材料,也就會受到欺騙,從而作出不合實際的結論。
(三) 攘善諱惡,任意抑揚 我國士人常有用文字發泄私怨的情况。例如有人作《補江總白猿傳》,惡意污蔑歐陽詢,云是白猿所生。但也有另一種情况,有人爲了盜竊虚名,宣揚自己的家庭,往往將他人的一些事迹歸在自家身上,形成迷惑不清的情况。例如《鄴侯家傳》中記載德宗時宣武節度使劉玄佐入朝一事,云是出於李泌的勸告,就不符事實。《資治通鑑》貞元二年十一月「壬寅,玄佐與陳許節度使曲環俱入朝」,胡三省注:「韓滉既遺劉玄佐以入朝之資,又大出賞勞以動其一軍之心,玄佐雖欲不入朝,得乎?」又引《考異》曰:「《鄴侯家傳》曰:『韓相將入朝覲,先公令人報:「比在闕庭已奏,來則必能致大梁入朝。今來,所望善諭以致之。」十二月,劉玄佐果入朝。』」司馬光隨後加按語曰:「此蓋李繁掠美。今從《柳氏叙訓》。」可以想見,這類事情如無史家進行考辨,也就會一直混淆不清地傳播下去。
私人著述之所以出現上述情况,容易理解。因爲作者閉門著書,不受任何約束,如果文德不高,也就會出現「誣妄」之弊。即使他文德尚佳,也想努力徵實,但個人見聞有限,終究會有缺失的地方,難免出現「誣妄」的流弊。
「官修之書」的情况應該好些了吧。從史料的來源、史官的待遇、修史的組織措施等方面來説,條件總是要好得多。但史官修史也會出現種種問題,這裏有社會的原因,也有個人的原因。
史官修史一般總是把皇帝的實録作爲基本的史料。我國自周代起,就已建立起了完整的史官制度,記言記事,各有所司,歷代都有相應的建置。按理來説,由日常起居官記下的起居注,再在這基礎上整理出來的實録,應該是最爲可信的了。實際情况並不如此。且不説地方官吏及朝廷禀報的材料是否全然可靠,就在修史的人編纂實録時,也要受到當時政局的影響,增删材料,抹煞事實,甚至徹底加以改寫。例如韓愈撰《順宗實録》,叙宦官的劣迹甚爲切實,隨即遭到宦官的忌惡,以致憲宗、文宗兩朝多所修改,詳見《舊唐書》卷一五九、《新唐書》卷一四二《路隨傳》。
從個人原因來説,史德不佳,而又憑藉高位,那也會出現極爲荒謬的事。例如初唐時期的許敬宗,以迎合高宗、武后而得寵,主持史局後,利用修史謀求私利,竭盡顛倒黑白之能事。《舊唐書》卷八二《許敬宗傳》曰:
敬宗自掌知國史,記事阿曲。初,虞世基與敬宗父善心同爲宇文化及所害,封德彝時爲内史舍人,備見其事,因謂人曰:「世基被誅,世南匍匐而請代;善心之死,敬宗舞蹈以求生。」人以爲口實,敬宗深銜之。及爲德彝立傳,盛加其罪惡。敬宗嫁女與左監門大將軍錢九隴,本皇家隸人,敬宗貪財與婚,乃爲九隴曲叙門閥,妄加功績,並升與劉文静、長孫順德同卷。敬宗爲子娶尉遲寶琳孫女爲妻,多得賂遺,及作寶琳父敬德傳,悉爲隱諸過咎。太宗作《威鳳賦》以賜長孫無忌,敬宗改云賜敬德。白州人龐孝泰,蠻酋凡品,率兵從征高麗,賊知其懦,襲破之。敬宗又納其寶貨,稱孝泰頻破賊徒,斬獲數萬,漢將驍健者,唯蘇定方與龐孝泰耳,曹繼叔、劉伯英皆出其下。虚美隱惡如此。初,高祖、太宗兩朝實録,其敬播所修者,頗多詳直,敬宗又輒以己愛憎曲事删改,論者尤之。然自貞觀已來,朝廷所修五代史及《晉書》、《東殿新書》、《西域圖志》、《文思博要》、《文館詞林》、《累璧》、《瑶山玉彩》、《姓氏録》、《新禮》,皆總知其事,前後賞賚,不可勝紀。
這些著作,大都已經失傳,有的史書却還在流傳。對待那些經過許敬宗之手的文字,當然應該鄭重檢覈的了。
許敬宗的修史,固然竭盡任意抑揚之能事,但總還有一點事實根據在,還不能説是捕風捉影的編造。而像五代之時南唐的編寫家世,則純出於憑空虚構,更無史實可言。司馬光《答郭純長官書》曰:
李昪起於廝役,莫知其姓,或云湖州潘氏子。李神福俘之,以爲僮僕。徐温丐之以爲子。及稱帝,慕唐之盛,始自言姓李。初欲祖吴王恪,嫌其誅死,又欲祖鄭王元懿,命有司檢討二王苗裔。有司請爲恪十世孫,昪曰:「歷十九帝,十世何以盡之?」有司請以三十年爲一世,議後始定。(《温國文正公文集》卷六一)
南唐立國不久,因而構擬的世系未能列入正史。但可以設想,假如南唐一統天下,政權鞏固,綿延數世,那麽史官依據上述李唐世系而撰寫的歷史,又有什麽信史可言。注
從所處的地位來説,史官本人也承受着很大的心理負擔。依常理而言,史官纂修當前的歷史,因爲史料容易徵集,應該更有可能成爲信史;但上至帝王,下至達官貴人,牽涉到父祖或本人的歷史評價,無不竭力給史官增加壓力。《新唐書》卷一三二《吴兢傳》曰:「初與劉子玄撰定《武后實録》,叙張昌宗誘張説誣證魏元忠事,頗言『説已然可,賴宋璟等邀勵苦切,故轉禍爲忠,不然,皇嗣且殆』。後説爲相,讀之,心不善,知兢所爲,即從容謬謂曰:『劉生書魏齊公事,不少假借,奈何?』兢曰:『子玄已亡,不可受誣地下。兢實書之,其草故在。』聞者嘆其直。説屢以情蘄改,辭曰:『徇公之情,何名實録?』卒不改。世謂今董狐云。」可見其時吴兢處境的艱難和守正之不易了。韓愈本以護持道統自命,以爲修史可「誅奸諛於既死,發潛德之幽光」(《昌黎先生集》卷一六《答崔立之書》),但也怕當史官而受禍。他任史官修撰後,在《答劉秀才論史書》中沮喪地説,史官「不有人禍,則有天刑」(《昌黎先生集》卷二)。於此可見史官因職務公開之故,易受人事的糾纏,不像司馬遷那樣:《史記》雖被後代列入正史,但出於一人之手,司馬遷本想藏之名山,傳之後世,因此未受干擾,可以保留更多的個人見解。
韓愈的這種態度,很受時人指責。柳宗元就曾激烈地批判他尸位素餐之不當。但韓愈提到的種種難處,如云「傳聞不同,善惡隨人所見,甚者附黨,憎愛不同,巧造語言,鑿空構立善惡事迹,於今何所承受取信,而可草草作傳記令傳萬世乎?」確實也是令人感到棘手的事。
以上種種,均可爲傅、陳二氏之説提供例證:即私家纂述易流於誣妄,官修之書又多所諱飾。
… …
[下载参考地址] :双盘下载(百度网盘+诚通网盘)
>>>下载前特别提醒<<<<
1、手机端支付下载建议使用UC浏览器,360浏览器,夸克浏览器,谷歌浏览器
2、电脑端支付下载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360浏览器,搜狗浏览器,opera浏览器
3、支付后不跳转或者支付失败怎么办?[解决方案]
4、不能正常解压或解压失败怎么办?[解决方案]
5、城通网盘下载教程?[解决方案]
- 温馨提示:
- 在微信、微博等APP中下载时,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
- 这时请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然后再请下载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