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
我国舞蹈的起源,就考古发掘的材料推断,当不后于新石器时代。
据史书上讲,夏朝时,祀神之舞,已很发达。
殷墟出土的实物证明,在商朝,舞蹈已有乐器伴奏。考古工作者在殷墟土层中曾发现过印在泥土上的漆鼓花纹,说明殷代已经有了鼓。古语说“鼓之舞之”,鼓是一种舞蹈伴奏乐器,由于鼓的存在,可以推知舞的存在。在殷墟发现的大石磬,也是舞蹈伴奏乐器。《尚书》上说,“击石拊(fǔ,击、拍)石,百兽率舞”,这两句话描写的是古代人在狩猎之后,模仿百兽的动作,随着敲击的石磐节拍而起舞的一种情景。大概原始的“拟兽舞”,就是这样产生的。


到周代,有了“文舞”和“武舞”的区别。文舞和武舞的起源,都与人类的劳动生活有关。文舞手执羽(鸟羽之类)旄(máo,牛尾之类),是表演渔猎时代原始人类猎得猎物后抒发愉快心情的一种舞蹈;武舞是表演原始社会的人类与野兽做斗争或与敌人做斗争前的准备动作以及获胜后如何表示欢乐的一种舞蹈。这种舞,最看重步伐一致。“斗兽舞”也是武舞的一种,在周朝的铜器猎壶上,在汉朝的石刻画中,还可以看到以这种斗兽为题材的艺术形象。
古代舞蹈,到汉朝有了很大发展。汉武帝时,汉政府设有专门收集整理音乐歌舞的总机构——乐府。模仿兽类的拟兽舞,汉代仍然流行,东汉人张衡的《西京赋》中就有关于这种舞蹈的描写。汉代常见的舞蹈,有“长袖舞”“折腰舞”“槃舞”“巾舞”等多种。
长袖舞和折腰舞在秦以前就已经有了。河南洛阳金村战国古墓中曾出土过雕刻一对长袖舞女的玉佩。安徽寿县战国楚墓中也发现过相类的玉制舞女。在湖南长沙的楚国墓里,曾发掘出一具上面绘有乐舞的漆奁(lián,妇女梳妆用的脂粉盒子),奁上的舞女像也是长袖。古代谚语说“楚王好细腰”,“楚辞”说“小腰秀颈”,腰细能增加舞的轻盈姿态,战国时楚国宫廷中细腰舞十分流行。汉朝的长袖舞、折腰舞,就是继承了楚国的舞蹈艺术而发展起来的。汉画中所表现的舞蹈女子,多是长袖细腰,有的舞女腰身甚至纤细到能向后蜷曲成环状。东汉傅毅《舞赋》中所讲的“体如游龙,袖如素蜺(ní,与‘霓’字意义相同)”,形容的正是这种长袖细腰的舞姿。据《西京杂记》说,汉高祖刘邦的戚夫人擅长跳翘(qiáo,举起的意思)袖折腰之舞。什么叫翘袖折腰舞?据《汉书·张良传》记载,有一次刘邦对戚夫人说:“你为我跳楚舞,我为你唱楚歌。”由此可见,所谓翘袖折腰舞,原来就是楚国宫廷中流行的长袖细腰舞。
槃舞是在槃鼓上跳舞。表演这种舞时,先在地上布置槃鼓(多用七个),然后舞人在鼓上跳舞。从汉朝到六朝,此舞一直很受欢迎。汉武梁祠石刻中,有舞人倒立舞于槃鼓上的画像,大概描绘的就是这种槃舞。
巾舞是持巾而舞,《宋书》说这种舞又名“公莫舞”。表演巾舞时,常连带表演“白纻(zhù)舞”。巾舞和白纻舞可能是一种同类的舞蹈。汉镜铭文中有“舞白纻(一种类似麻的植物,纤维可织布)”。这样的话,大概白纻舞也兴起于汉代。
此外,汉代还有鞞(bǐng)舞,不知起源于何时。鞞舞在南朝梁的名为鞞扇舞,舞者手执鞞扇,以助舞姿的蹁跹。至今流行在淮河流域一带的花鼓灯舞和流行在云南一带的花灯戏,舞人也是以手巾与扇子作为不可少的舞具,可能就是古代巾舞和鞞舞遗风的流传。
魏晋时代,设立乐府以收集整理民间歌舞,情况没有太大的改变。西晋亡后,晋统治者南迁,建立东晋政权,北方归各少数民族贵族统治;由于南北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同,文化生活和风习好尚的不同,因此南北的舞蹈艺术也便各有不同。
南北朝时,舞蹈艺术有了新的发展。
在南朝,乐舞艺术一方面继承了魏晋以来北方乐舞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吸取了江南地区民间乐舞的精华。这时期,流行在南方的舞蹈主要是雅舞和杂舞。雅舞的表演是在统治阶级祭祀天地祖先的场合,杂舞的表演是在一般宴会的场合。另外,这个时期在南方流行的“西曲歌”与“子夜吴歌”,其中也包括不少舞曲。西曲歌指的是传播在今河南、湖北、湖南一带的民歌。《古今乐录》讲,西曲歌有三十四曲,其中有十六曲为舞曲。这十六曲是:《石城乐》《乌夜啼》《莫愁乐》《估客乐》《襄阳乐》《三洲乐》《襄阳蹋铜蹄》《采桑度》《江陵乐》《青骢白马》《共戏乐》《安东平》《那呵滩》《孟珠》《翳(yì)乐》《寿阳乐》。十六曲中有不少是女子的情歌,可以推知这种舞必为女舞。西曲歌舞不是单人舞,而是队舞,原为十六人,到梁代减为八人。子夜吴歌是晋朝时吴(今江苏省)地女子子夜所作的情歌,也可作为舞曲,在民间流传很广。六朝和唐朝人的诗中,常把《子夜歌》和“前溪舞”连类并举,前溪舞是晋朝吴兴(在今浙江省)人沈充创作的一种舞蹈,在民间流传也很广。
在北朝,自北魏以来,即盛行鲜卑“北歌”:《慕容可汗》《吐谷浑》《部落稽》《巨鹿公主》《白净王太子》。北齐时,胡舞渐流行,其中有一种安乐舞,行列方正像城郭,是一种大型舞,北周把它叫作城舞,舞者八十人,舞时都罩上木制的彩绘兽面具,披着假发,穿戴着皮袄、皮帽。今天,在西藏的跳神舞中,我们还仿佛能看到这种舞蹈的风姿。在这时期,今新疆一带以及新疆以西的中亚地区,有不少乐工、舞人挟着自己精湛的技艺,先后东来;中原的人民,喜好他们的艺术,并且努力学习他们的艺术。在各族人民的长期文化交流中,中亚乐舞、新疆乐舞和中原地区原有乐舞相结合,另形成一种具有新风格的乐舞;这种乐舞,为以后隋的“九部乐”和唐的“十部乐”开辟了先路。尤可注意的是,这时期在北方出现了一些带有情节性的舞蹈,如《旧唐书·乐志》和《乐府杂录》等书所记的“踏摇娘(《乐府杂录》作‘苏中郎’)”“兰陵王”“拨头”“苏幕遮”等舞便是。这些新舞的出现,更使中原地区的原有乐舞增添了生命的活力。
唐代,中国的封建文化发展到一个高峰,艺术的各方面,都取得很高成就。唐代的舞蹈,融合了国内各民族和印度、波斯等民族的舞蹈艺术,孕育发展,又有了新的创造。唐太宗设置的“十部乐”(包括舞),就是集当时乐舞之大成。唐玄宗时,新创制的“霓裳羽衣舞”曲,在乐舞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安史之乱后,唐代的乐舞日渐衰落,“十部乐”也因政治上的剧烈动荡而散亡。五代十国时期,乐舞的兴盛和繁荣,始终赶不上唐朝。
宋代继承唐代的“大曲”,并加以发展,于是宋代的歌舞剧开始登场。宋代的大曲,有歌有舞,歌舞相间进行,而且按照“歌者不舞,舞者不歌”之例,歌人与舞人分司其事,此点与明以后的昆曲及各地方戏唱做兼能者有很大不同。大曲的演奏,大体可分三部分:“散序”,“排遍”,“入破”。演奏前两部分,舞者不出场,至“入破”,演奏到达高潮,羯鼓、蛮鼓、大鼓与各种管弦乐齐奏,舞者入场,随着音乐的节拍,婆娑起舞。宋代大曲属于舞曲者,有“采莲舞”“柘枝舞”“花舞”“剑舞”“渔父舞”等多种。采莲舞和柘枝舞都是五人队舞,舞者多为女童。舞时有分作五方(东、南、西、北、中)的,有转作一行的,也有分为双行的。宋代的著名文人如郑仅、晁(cháo)补之、秦观、毛滂、洪适等,都有舞曲留世;文人们大量作舞曲,可见宋代的乐舞一定很兴盛。宋代有些舞曲,不仅带有故事情节,而且兼有宾白(歌唱之间的说白。两人对语叫“宾”,一人自语叫“白”)、念、唱。这种舞曲,为后世金代院本(剧本)与元代杂剧奠定了基础。
明清时代,舞蹈艺术融合于戏剧的表演中,成为正式的歌舞剧,盛行于南北各大都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