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目录
红楼梦: 校注本
三国演义: 校注本
水浒传: 校注本
西游记: 校注本

校注前言
按语:
拙著《红楼梦全解本》出版后,受到了不少专家与读者的好评,甚为欣慰。但也有读者认为,如果能删掉部分注文,既不影响读者阅读,也可节省书的成本,使更多读者买得起。恰好中央编译出版社准备出版四大古典小说套书,为了平衡四部小说的注文,《红楼梦》的注文也嫌太长。因此接受读者的建议,将《红楼梦全解本》的注文删掉了差不多一半,其他一概未动;换言之,此版《红楼梦》校注本,实即《红楼梦全解本》的删节本(仅删注文)。因此《校注前言》仍用《红楼梦全解本》的《校注前言》,不再另写。
《红楼梦》以其包罗万象的内容,博大精深的思想,精湛完美的艺术,丰富生动的语言,尤其是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不仅在中国小说史上奇峰独秀,而且在世界文学之林独树一帜。它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珍品,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所珍视。
《红楼梦》在其尚未完稿的时候,已经被人竞相传抄,辗转传阅,不胫而走,蜚声神州。不仅“士大夫几乎家有《红楼梦》一书”(清·潘炤《从心录》卷首),而且“家弦户诵,妇孺皆知”(清·缪艮《文章游戏初编》卷六)。上层社会更出现了“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清·得舆《京都竹枝词·时尚门》)的时尚。《红楼梦》的魅力也使其商业价值大增,“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清·程伟元《〈红楼梦〉序》)。至高鹗续写后四十回、由程伟元以活字正式出版完整的一百二十回本后,更出现了风行全国的盛况。时至今日,即使读不懂《红楼梦》的人,也都看过《红楼梦》电影或电视剧,对《红楼梦》的故事和人物无不耳熟能详。因此《红楼梦》已经不是普通的小说,而成为全民珍视的国宝了。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传统学者、官僚士夫,无不鄙薄小说,最多被视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唯独对《红楼梦》情有独钟,爱不释手。不仅百读不厌,而且像拜读经书般寻章摘句,眉批夹评,乐此不疲。久而久之,居然形成了“红学”。“红学”由起初对《红楼梦》的单纯评点,逐步发展成为对《红楼梦》及其作者的全面考证与研究,最后更成立了红学会,出版研究刊物,势头似乎越来越盛。这不仅是中国小说史上绝无仅有的,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其罕见的现象。
遗憾的是,“红学家”们对《红楼梦》的作者及其版本似乎偏爱有加,而对《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却缺乏足够的兴趣,因此考证作者和版本的文章和著作连篇累牍,而研究《红楼梦》思想和艺术价值的成果却寥若晨星。我认为这是本末倒置。一个作家的价值不在于其生平如何,而在于其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水平的高低;是作品决定作家的价值,而不是作家决定作品的价值。读者对于作品的选择与评价,也只着眼于作品本身,而非作家本人。一部伟大的作品,即使作者佚名,也不影响其伟大,照样受到读者的追捧;相反,如果一个伟大作家偶然写了一部低劣的作品,读者也决不买账。因此“红学”的研究重点应该是《红楼梦》本身,而不是《红楼梦》作者。当然也应该了解作者,但目的只是为了有助于深入了解《红楼梦》,仅此而已。
我认为要想深入研究《红楼梦》,首先必须完全读懂《红楼梦》。如果对《红楼梦》的文本只是一知半解,那么所谓研究,势必如医生不明病人的病情而乱开药方,不仅治不好病,倒可能致人于死命。《红楼梦》研究中的许多无谓争论,正是研究者没有读懂《红楼梦》或对《红楼梦》文本的不同理解所致。因此对《红楼梦》文本的注释,显然是《红楼梦》研究的基础工作。
其次,当今的读者和观众虽然热衷于《红楼梦》,但真正能够全面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人恐怕并不很多。这是因为,《红楼梦》不是普通的白话小说,不是简单地为读者讲故事,不是为读者提供茶馀饭后的谈资,更不是为了赚稿费餬口(那时根本不存在稿费制度)。它不仅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而且作者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如人生的目的、人性的善恶、爱情的真谛、宗教的精义等进行了探索。作品涉及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从至高无上的皇帝,到“芥豆之微”的细民,从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举凡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建筑、服饰、医卜星相、琴棋书画等等,无不尽收笔底。作者还调动了自己的全部才能和知识,汲取了前人的成果,撰写并引用了大量诗、词、曲、赋、歌、诔、谜语、酒令等,作为描写人物、叙述故事、揭示主题的艺术手段,从而成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蕴藏着许多成语、典故和各种知识,现在的一般读者是很难读懂的。此外,由于曹雪芹以其家事为《红楼梦》的蓝本,且暴露了不少家丑,如秦可卿的淫荡乱伦等,因而大量采用了《春秋》笔法,即作者所谓将“真事隐去”,以“假语村言”的曲折方式进行暗示或隐寓,致使《红楼梦》扑朔迷离,迷雾重重。因此帮助广大读者读懂《红楼梦》,也是《红楼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要使读者读懂《红楼梦》,只作简单的文字注释不解决问题,必须加以详细注释,将隐藏于《红楼梦》字里行间的寓意一一揭示出来,才能完全展示《红楼梦》的本来面貌。我从学生时代起就期待这种《红楼梦》的详注本出现,一直等了半个世纪,可惜望眼欲穿而不见踪影。很显然,“红学家”的队伍虽然不断壮大,看来他们对这种注释工作似乎不屑一顾。于是我这个“红学”的门外汉便斗胆一试,结果试出了这个《红楼梦》校注本。我这是“人弃我取”,希望不至于冒犯任何人。如果能成为“引玉”之“砖”,即使要做“众矢之的”,招来“万箭攒射”,我也决不后悔,因为这也算是我对《红楼梦》读者的小小奉献了。
下面仅就与校注工作有关的几个具体问题略作说明。
一、作者问题
中国文学史中有两个突出现象:一是在封建时代得意并著名的文人不写小说;二是小说作品多不署名或只署化名。这完全是由封建统治者造成的。封建统治者的文学观是纯粹的政治功利主义,即所谓“文以载道”。他们认为小说不仅不能“载道”,而且往往“诲淫诲盗”,对封建统治构成威胁。因此不仅将小说排斥在正统文学之外,甚至常常以“禁毁”的方式加以扫荡。在文网森严及小说地位低贱的环境下,多数文人自然不敢或不屑从事小说的创作;而那些痴迷小说的作者也就不敢或不愿在小说作品上亮出自己的真名实姓。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多了一项工作,即不得不对小说作者加以考证。
《红楼梦》也不例外,它的作者连化名都未署一个。“红学家”们为了考证它的作者,不知耗费了多少精力和时间,然而由于史料不足,至今仍然众说纷纭,难以形成共识。据我个人所知,至少就有七种说法:
其一为“曹作高续”说。即认为曹雪芹写到八十回而去世,并可能留下了后四十回的某些提纲以及部分书稿;高鹗根据曹雪芹的这些提纲、书稿以及前八十回中的许多暗示,还可能参考了其他人的续作,完成了后四十回的创作,并对前八十回加以修订,从而使《红楼梦》成为完璧。
其二为“曹作程续高订”说。即认为前八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后四十回的作者是程伟元,高鹗只是参加了全书的修订工作。
其三为“曹作高续程订”说。即认为前八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后四十回的作者是高鹗,程伟元则对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加以修订。
其四为“曹作某续高订”说。即认为在程伟元和高鹗之前,已有人为曹雪芹的未完稿续写完全,程伟元将搜集到的抄本交由高鹗修订,然后刊行。
其五为“曹作程高修订”说。即认为曹雪芹已经完成了《红楼梦》全书,只是未遑修饰而去世,后由程伟元和高鹗共同修订并刊行。
其六为“叔作侄订”说。即认为《红楼梦》的原作者是曹雪芹的叔父曹頫,也就是给《红楼梦》加批的“脂砚斋”;曹雪芹只是对它“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其七为“某作曹订”说。即认为《红楼梦》的原作者是个与曹家毫不相干的无名氏,曹雪芹只是个修订者。
“红学家”对《红楼梦》作者的意见分歧,使出版者无所适从,因而造成了新版《红楼梦》署名的混乱:或只署曹雪芹,或并署曹雪芹、高鹗,或干脆不署名。由于我对这个问题缺乏专门研究,只能在以上七种说法中加以选择。我认为这七种说法都有一定的根据,均非空穴来风。但相比之下,第一种说法的证据更为充分,也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因此仍将曹雪芹和高鹗作为《红楼梦》的共同作者。至于这种说法的具体根据,以及两作者的生平,已见于不少专文,这里不再赘述。
二、版本问题
由于《红楼梦》创作过程和流传过程的特殊性,造成了《红楼梦》版本的复杂性。而《红楼梦》版本的复杂性,又迫使我们不得不有所选择。
《红楼梦》的创作和流传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其一是曹雪芹的创作阶段。虽然曹雪芹自称“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其实由于他溘然而逝,只留下了一部《红楼梦》的未完稿和未定稿。他只完成了八十回,约相当于全书的三分之二。他不仅未对这八十回的书稿进行修订润色,而且还有不少待补的缺文。以“红学家”认为最好的版本“庚辰本”为例:第十七、十八两回合用一套回目,第十九回没有回目;第二十二回写荣国府作灯谜游戏,“此回未成而芹逝矣”(脂砚斋批语),以至不仅缺了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和史湘云的灯谜,而且本回还有不少其他缺文;如此等等。
其二是曹雪芹《红楼梦》八十回本的传抄阶段,其间大约近三十年。由于抄书速度很慢,《红楼梦》的篇幅又很长,要想在短时间内抄完一部,需集多人之手。故多为达官显宦之家雇佣抄手,集体完成。又因它是一部未完稿和未定稿,抄手便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增删修改;而抄手大多水平不高,且良莠不齐,鲁鱼亥豕,在所难免。从而导致大量异文乃至讹误的产生。

其三是高鹗和程伟元续写后四十回并对全书进行修订和刊行的阶段。其间又可分为四段:首先由程伟元对各种《红楼梦》抄本加以搜集(其中可能包括无名氏续写的书稿);其次由高鹗续写后四十回,并对前八十回进行大量修订(程伟元也可能参与了修订工作);又次由程伟元于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用活字排印出版一百二十回本,后来被胡适先生命名为“程甲本”;次年由高鹗和程伟元对“程甲本”加以修订再版,后来又被胡适先生命名为“程乙本”。据说还有“程丙本”,如今已经不知下落,据个别看过的人说,较之“程乙本”改动甚少,因而可以置之不论。
其四是《红楼梦》刊本的流传阶段。此段从程伟元的活字本问世开始,直到现在。在刊本出现后,虽然由于某些人的爱好或习惯,仍有抄本流传,但已是强弩之末,不成气候,而刊本的流传却如燎原之势,席卷全国。
《红楼梦》如此特殊的创作和流传过程,导致了《红楼梦》的“三多”现象:版本多,异文多,讹误多。幸运的是,近几十年来,这些版本不仅不断被发现,而且陆续被影印出版,从而使我们得以大饱眼福。仅就我个人视野所及,即有十二种版本,而且五花八门:或名《石头记》(5种),或名《红楼梦》(7种);或为抄本(10种),或为刊本(2种);或为八十回系统(8种,其中6种为残本),或为一百二十回系统(4种)。
《红楼梦》的众多版本,对于研究者是极有价值的,它们可以帮助研究者分析《红楼梦》的创作过程和流传过程,并进行比较研究。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如此眼花缭乱的版本,犹如坠入五里雾中,使他们无从选择。因此《红楼梦》的研究者有义务为他们提供一个最好的版本。况且为了很好地保存这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也必须确立一种《红楼梦》的最好版本。那么哪一种版本是《红楼梦》的最好版本呢?答案就是“程乙本”。
鉴于至今仍有“红学家”对高鹗续写的《红楼梦》后四十回既持否定态度,又在出版《红楼梦》时不得不用它与曹雪芹的前八十回相配为完整的一百二十回本,我在这里必须首先对高续后四十回的价值略作说明。
率先冲破评点派和索隐派而从中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客观评价高鹗续书的是胡适先生。他在1921年11月12日定稿的《〈红楼梦〉考证》(见1923年亚东图书馆版《胡适文存》)中说… …

[下载参考地址] :双盘下载(百度网盘+诚通网盘)

>>>下载前特别提醒<<<<

1、手机端支付下载建议使用UC浏览器360浏览器夸克浏览器谷歌浏览器

2、电脑端支付下载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360浏览器,搜狗浏览器,opera浏览器

3、支付后不跳转或者支付失败怎么办?[解决方案]

4、不能正常解压或解压失败怎么办?[解决方案]

5、城通网盘下载教程?[解决方案]

隐藏内容
本内容需权限查看
  • 普通: 10金币
  • 会员: 免费
  • 永久会员: 免费
  • 温馨提示:
  • 在微信、微博等APP中下载时,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
  • 这时请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然后再请下载浏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