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文化的教化作用
作 者 : 吴洪澈
刊 名 : 东坡赤壁诗词
出版日期 : 2011
期 号 : 第3期
ISSN : 1003-2401
影响因子 : 0.0002(2018)
关键词 : 中华诗词;词文化;教化作用;唐诗宋词;统合;真如;诗国;诗经;六经;思想道德
参考文献格式 : 吴洪澈.诗词文化的教化作用[J].东坡赤壁诗词,2011,(第3期).
摘 要 : 中国,一向称为诗国。中华诗词自《诗经》诞生以来,便与书、礼、乐、易、春秋统合一体,称为“六经”,已延续几千年,迭起过多少诗词的高峰巨澜!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清歌,真如浩瀚的长江大河,洋洋渺无涯际,汇成中华文化灿烂一脉,具有极强的教化作用。诗词文化的教化作用不外乎三点: 一是言志述德。志,就是理想信念;德,就是思想道德。理想信念与思想道德是一个人的精神根本,一个国家的社会根基,也是是非的评判尺度。如范仲淹《登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崇高气节;周敦颐《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夭”的涵养品格,无不使我们受到教育和鼓舞。 二是启智发慧。如李商隐《无题》“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的心灵开阔,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智慧哲理,以及杜牧《不寝》“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和李贺《野歌》“寒风不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对于今天某些处顺境争名钓誉,处逆境意冷心灰的人,仍有启发作用。 三是冶趣陶情。如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浪漫神奇,苏轼《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脱旷达,王昌龄的《采莲曲》“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审美情趣,俱有极强的感染力。
-
-
下载参考地址:
-
诗词文化的教化作用1.pdf
-
-
-
- 温馨提示:
- 在微信、微博等APP中下载时,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
- 这时请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然后再请下载浏览
-